APP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住房城乡建设工作

2020-01-17张颖

中国勘察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攻坚发展

5月29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发布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的基础上,《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确定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我们梳理了其中与住房和建设领域相关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 亿元,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

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调整措施、简化手续,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

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搞好脱贫攻坚普查。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惠互利合作。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乡村治理。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提高应急管理、抢险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

猜你喜欢

政府工作报告攻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潜台词如何驱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