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环境中的共享康复景观设计

2020-01-16李璇孙新旺

设计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共享健康

李璇 孙新旺

摘要:探究在养老环境中如何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恢复和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及需求,结合共享康复理念,以江苏泗阳城区养老服务中心景观设计为例,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宜居养老环境。提出交往、设施、植物、活动四种共享康复景观类型,打造适老、健康、共享型养老环境。共享康复景观作为一个较新的切入点,为养老环境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老环境 康复景观 共享 适老性 健康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0-0120-03

引言

近年来,老龄人口占比逐年增长,在国家提出“9073”养老服务格局后,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快速增长,养老环境设计愈发受到重视。但由于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养老环境在设计中缺乏理论指导,出现了照搬概念、定位模糊、设计内容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的现象。养老环境是老年人交流活动、舒缓心灵的重要场所。优秀的养老环境设计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归属感、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代表养老居所的整体形象,进而关系到城市文化氛围及风格形象。

一、养老环境中的共享康复景观概述

(一)共享康复景观的内涵

康复景观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景观类型,国内外陆续提出了“康复花园”、“保健型园林”、“康健花园”等概念,其主旨均在于恢复和维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传统康复景观多针对特殊人群,着重治疗效果,对于自我认可度较低的老年人,过度强调治疗效果,可能引起心理落差,造成心理负担。对于老年人来说,康复景观主要作用不在于治疗病体而是提供一个休养生息的健康场所,具有一定保健效果的康复景观相较于常规绿化更适合恢复和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

共享最早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提出,希望打破空间壁垒,提升公共空间利用率。随着城市发展,共享城市、共享景观成为设计概念的热门选词,共享已逐渐成为公共生活的新趋势。本文引入共享理念,一方面考虑老年人独居生活所带来的孤独感,通过空间、物质的互动与共享,扩大交往面,创造新活动,充实养老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养老居所存在其他特质的使用者,例如医护人员、维护管理人员、探访的亲朋等,在环境处理上应更具有包容性,共享型空间更易于形成和谐共处的邻里氛围。

养老环境下的共享康复景观,即在养老环境背景下,坚持维系健康的原则,融入共享理念,加强人与景观、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关注不同使用者身心需求,合理规划园林设计各要素,形成空间上更丰富,功能上更普适,景观上更健康的和谐环境。康复和共享作为有据可依的理念分别适于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和心理需求,对创造有吸引力、归属感的居住环境,探索养老环境设计对满足使用者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共享康复景观的类型

依据老年人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传统养老环境需要提供康体空间、私密空间、聚会空间及与自然接触的空间。而康复景观空间类型按参与方式可分为精神治愈型康复景观、实践操作型康复景观及体验型康复景观问。两者在功能上有相似相合的部分,在设计中通过融入康复功能,丰富和提升各类型活动空间,将不同主题功能的子空间整合为具有综合康养效果的共享养老环境。相较普通绿化环境,提升后的养老环境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开放性、包容度更高;空间类型及活动更丰富;设施及绿化具有促进维护使用者身心健康的特点。

本文依据设计要素在与人交互中是否产生康复效果以及效应方式将其分为交往、设施、植物、活动四类,从生理、心理、直接、间接、向内、对外等多种角度考虑使用者各项需求,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宜居养老环境。养老环境中共享康复景观的类型可分为:

1.交往康复。交往是一个交换信息,建立联系的复杂过程,促进老年人与外界交往是构建共享康复景观的重要一环。不同的交往可能需要不同的气氛及空间特点,老年人多有“喜静,怕孤独”的特点,可以将交往对象分为人与物,与人的交往是对外释放情感,交流互动,开朗活跃的;与物交往是情感向内收敛,体悟人生,安静平和的。

2.设施康复。设施即场地内人为添置的构筑小品、人造景观,是大多数空间活动的物质载体。会在人的使用过程中对其自身的身体或心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健身器械对身体健康的维系作用;文化雕塑使人产生寓情于景的心理影响。

3.植物康复。植物的康复效果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指植物直接释放保健成分物质,具有调节人的神经系统的作用;杀菌抑菌,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具有改善心血管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功效。此类植物通过直接改善空气条件促进身体健康,是康复景观中必要的环境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善身体素质的物理功效。间接影响是指植物散发芬芳气息及色彩或姿态形貌优美具有象征意义,能够通过感官互动,影響使用者心情,缓解负面情绪,健康的心态是强健体魄的基础,长期身处此类环境能达到间接改善健康的效果。

4.活动康复。设计不同的室外活动是充实老年人闲暇生活,促进交流互动的有效途径。活动类型可依据使用者爱好及需求设置,可以是有固定空间及设施的长期活动,也可以是组织不同主题和内容的短期活动。

二、泗阳城区养老服务中心景观定位及空间布局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泗阳县西康新城,周边分布有居住小区,中小学,村庄等,环境较为僻静,如图1。

场地现有条件及特色主要在于:(1)西康新城,是泗阳县政府大力发展和支持的重点区域,项目主要服务于县城居民,有一定景观及品质要求;(2)场地建筑设计已落实,形成养老服务建筑为中心,养老宿舍围绕其散射分布,空间格局初现;(3)场地绿色资源较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亟待规划;(4)场地主要服务对象为有一定自理条件的老年人,属于老年人聚居场所。

(二)设计主题

项目主题为“花园里”,即“游于花园,愈于花园”,平面构图多采用流畅曲线,形成步移景异,空间丰富的多体验游赏花园,如图2,通过不同的感官互动,带给人治愈之感。该概念基于共享康养景观的理念,在加深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增强共享交互性设计。以“适”为基础、“共”为主旨,“养”为内容、“康”为目的,通过植物及景观小品不同的形貌寓意,不同的互动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为老年人充实丰富户外活动,打造自然健康共享的户外环境。

(三)设计原则

1.适老为基础,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保障其出行安全是养老环境设计的基础环节。人性化设施应全园成系统,户外座椅、遮阴构筑、扶手系统等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形成交通可达性高,安全接触自然,活动场所可靠的户外空间体系;

2.共享为主旨,对于养老空间中的老年人,新环境以及独居生活可能会带来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应考虑更多的交往空间、合作活动、开放绿化等,营造和谐友好,协作共享的邻里空间,帮助老年人交流互动,结识新朋友,感受生活乐趣。

3.颐养为内容,对于多数可自理生活的健康老人,设计应侧重于关注老年人的身心需求。老年人一般具有渴望与外界交流、安静独处、户外健身活动、景观易识别的需求,针对这些一般特征,布置交流、安静、活动等不同功能的空间以满足不同身心特点的老人需求,营造舒适轻松、识别性强的景观氛围,提升使用者归属感;

4.康复为目的,康复景观在养老环境中的主要优势为恢复和维持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设计应考虑景观是否具有保健康体的作用。户外的健身活动、植物的保健功效、交流互动的场所、色彩鲜艳的构筑等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加强其身体素质,改善自我效能,提升老年人自我认可感,也能缓解老年人的不良情绪,激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总体布局

项目在建筑围合出的空间基础上,调整交通系统,将主要交通布置在养老服务中心周边,养老宿舍向阳面布置入户主路,与风雨廊共同组成生活交通网络,提高场地可达性;向阴面布置游园步道,引入以康复为目的的康养主题,以环路串联节点的方式,充实游行体验,丰富空间类型。形成“一核两片,三点一带”的空间结构,如图3。“一核”指以养老服务中心前的广场用地,承担交通疏散,集体活动,视觉焦点的职能;“两片”是指向阳面较大的两片活动空间,分别承担健身康体和休闲交流两大职能;“三点一带”是指向阴面的康养主题环路,包含竹林冥想、香花医院、园艺疗养三个主要节点,是针对不同喜好的小群体设置的活动场所,更加注重康复效果。

根据交通行为及流量、阳光照射时间、空间开敞程度等要素,空间活跃度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的趋势,即“一核”空间氛围活跃,人流量大,为开敞空间;“两片”空间为过渡空间,以开敞与半开敞空间为主,可达性与人流量次之,具有普适性;“三点”空间活跃度较低,以半开敞、私密空间为主,适合不同需求的小群体进行户外活动。

根据上述空间结构及氛围布局,场地规划出三个大区,如图4,分别以交流活动、休闲健身、康体疗养为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空间节点及活动内容,满足不同老人的各项需求,另外,在空间设计考虑共享原则,各个场地间通而不畅,通过道路、景墙、绿化等适当隔离,一方面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感、场所感,帮助他们投入到场地活动中。另一方面向外展示场地活动,吸引途径者加入场地活动,促进邻里关系。

三、泗阳城区养老服务中心共享康复景观构建

(一)交往康复

交往康复存在于除交通集散功能外的所有空间中,依靠不同的载体及空间布局营造不同的交往氛围。例如交流活动区的伞座及口袋状小广场,如图5,为喜欢聚会棋牌的老人提供交流娱乐空间,集中式布置利于营造热闹活泼的空间氛围;场地边缘围以绿篱,一方面达到消减噪音的效果,另一方面吸引过往行人加入活动,体现景观共享性。位于场地西北角康体疗养区的竹林冥想,如图6,两面围墙,是场地最为安静的区域,布置竹林加强幽静深远的气氛,竹林中临路设计停留空间,形成围合较强,面积窄小的独处空间,宁静平和的环境令使用者能与自然对话,沉静心灵,思考体悟人生。来往人员复杂,人流量较大的中心廣场,以跌水景观为中心,面向广场的方向展现水景观,以环状绿化围合并缀以休闲座椅,为来往行人提供交流休息的场所,具有集散聚会、景观标识、辅助交通等功能。

(二)设施康复

设施康复主要表现为人工景观,在设计中主要由以健身运动为主的生理康复场地和以思悟联想为主的心理康复小品组成。

帮助生理康复场地主要有健足步道、健身器械,如图7。健足步道利用并改造现有消防回车场,打破规则硬质,柔化为圆形广场,中心孤植银杏荫蔽空间。广场布置60毫米宽的石子环路三层,中心及外围健步道布置有双层扶手,帮助行动略有不便的老人进行健足体验。该部分借鉴医疗花园中的迷宫广场,通过地面铺装改变人行模式,增加活动方式,可以锻炼小脑平衡,按摩放松足底及加快血液循环。健身器材布置在健足步道对面,铺设透水彩绘混凝土,保护老年人活动安全,场地围以垂丝海棠间植红叶石楠,鲜艳的色彩以增强可识别性与活跃度,提高老年人活动意愿。

帮助心理康复的小品有在建筑出入口前设计体现和运用当地风俗文化、老一代记忆,形成风格独特、色彩鲜艳的标识小品,这类具有隐喻暗示性符号能引发老年人产生对往昔的回忆,产生归属感、安全感;竹林冥想中,与冥想场地形成对景,加强冥想氛围的日式禅修小景,这类具有意义内涵的符号能引发老年人思悟人生,产生积极、乐观的感受。

(三)植物康复

结合不同的空间活动,设计将直接影响环境与间接影响环境穿插布置,配置上均选用具有一定康复保健效果的植物,在活动行为较多,人流量大场地考虑多布置具有直接影响效果的植物,例如在健身区采用能挥发大量抑菌物质的银杏作为背景;休闲区以杜鹃、山茶、腊梅等作为观赏组团,这些植物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同。在景观视线良好的场地应考虑多采用间接影响效果的植物,更关注植物的芬芳,色彩,形貌带给人积极的景观氛围。例如,香花医院在下层设计中选择观赏效果佳的组合花境,中层选择具有芬芳理疗效果的月季、菊花、含笑、栀子等,上层选择形貌优美的玉兰、桂花、紫薇等,形成景观优美、芳香四溢的疗养环境。

此外,老年人更渴望接触自然,对可达性绿化的需求较多,可以考虑树干、叶子形貌特色顯著的植物,通过多感官互动,满足老年人对自然的渴望心情。场内的观赏区、香花医院、园艺疗养体现了感官互动设计,通过视觉观赏、嗅觉治愈、种植体验达到贴近、感悟自然的目的。应利用植物营造文化氛围,体现爱老敬老思想,采用具有较好寓意的植物,例如松、银杏的长寿寓意;竹、梅的气节寓意,满足观赏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

(四)活动康复

场地内设置有长期活动场地和短期活动场地,长期活动场地以固定物质载体为依托,活动内容及方式变动不大的空间组成,有园艺疗养、健身康体、伞座广场等,其中图8的园艺疗养区,位于场地南端,空间较大。园艺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希望使用者通过与植物的直接互动重燃对生活的热情,其场地具有边界明确;包含休憩场所、开展园艺操作的必要空间;园路无障碍且有明确的方向性的特点9。设计中以面积较大的圃地区分交通道路与园艺空间,将适合行动不便老人的种植箱及座椅、工具存放、水源灌溉、饮水机等必要元素置于内园路的一侧,顺序放置,引导使用者自发进行园艺活动。园地栽植植物以蔬菜类和鲜花类为主,具有可食可观的特点,对种植者来说,更易获得成就感。另外,工作人员可定期组织专业指导活动使其按照自己的能力及爱好进行相关活动,形成持续积极的活动模式。

短期活动场地以没有具体操作模式的休闲活动场地组成,有中心广场、香花医院等。其中香花医院位于康体疗养区,既有芬芳的植物组团,也有较宽敞的观赏空间;路端布置半开敞式凉亭,提供轻巧怡人的休憩停留空间。该场地具备交通空间及停留空间,除了日常作为香花疗养为主题的休闲场所,需要时也可利用道路及亭廊开展小型主题活动,例如各类展览交流活动。中心广场作为最主要的集散场所,可以承办较为大型的户外活动,例如健康科普讲堂、节庆文艺表演、主题集会等。

结论

未来十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养老问题将愈发受到重视。面对养老环境的特殊性,共享康复景观是一个较新的切入点,本文通过具体项目,将共享康复景观运用到养老环境设计中,打造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益的聚居生活环境。作为一次尝试性设计,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与不足,希望能为今后更全面更透彻的养老环境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参考文献

[1]罗梦云,梁会刚,董媛媛等.641名上海市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05):679-683.

[2]刘雯雯,田青养老社区康复景观设计研究——以兰州白家坪银河人家为例[J].现代园艺,2019(09):138-141.

[3]龙江.居住区环境景观共享措施探究[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湖南省城乡规划学会,2009:14.

[4]雷艳华,金荷仙,王剑艳.康复花园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园林,2011,27(04):31-36.

[5]刘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共享景观营造[D].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1):28.

[6]李峻峰,娄延俊,汤巧玲养老社区中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6,24(06):95-99.

[7]应君,曹悦燕,胡子良.为健康而设计——伊丽莎白及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设计及其启示[J].规划师,2008(04):87-90.

[8]黄巧.能净化环境的几种常见花卉[J].花卉,2004(8):18-18.

[9]雷艳华.园艺疗法在疗养院花园中的应用[A].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上册)[C].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4.

[10]韩建敏.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产业[J].智慧中国,2017(03):22-23.

猜你喜欢

共享健康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