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

2020-01-16周联胜

中国乳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运动场牛舍卧床

文/周联胜

(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四奶牛场)

奶牛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产奶,保护好奶牛的乳房至关重要。而奶牛乳房炎是牧场常见问题之一,给牧场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防治奶牛乳房炎是牧场关注的焦点。

1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和诊断

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患临床型乳房炎的病牛,其乳房和乳汁均肉眼可见异常症状,诊断较为容易;患病乳区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病牛拒绝人工挤乳;乳汁含有絮状物,分泌不畅并明显减少。隐性乳房炎,肉眼看不到乳汁变化,也无临床症状,但经细菌学检查和生物化学检查可以发现明显变化,乳汁中体细胞计数在2 0 万~5 0 万个/m L;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远高于临床型乳房炎,会大大降低产奶量和乳品质。

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2.1 奶厅管理不到位

奶厅卫生环境不良;未能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如挤奶时随意弃置前几把奶造成污染,一块毛巾擦洗很多奶牛的乳头;挤奶机器不配套;挤奶时过度挤压乳头;清洗用水不清洁;突然更换挤奶员等均会引起乳房炎的发生。

2.2 环境消毒不彻底

牛舍、运动场等未按照标准消毒规程进行消毒和清洁;牛舍、运动场泥泞,牛粪堆积,排水不良,浊水积聚等均可导致奶牛的乳房炎。

2.3 卧床维护差

卧床无垫草或垫草不柔软,不按时清理、清洗卧床后部的粪便和污染的垫料,长期潮湿,导致微生物滋生,增加乳房炎发生率。

2.4 不重视防暑降温工作

夏季气候炎热,微生物滋生的同时也会使奶牛产生热应激,降低抵抗力,发生乳房炎。

2.5 围产期管理松懈

产后牛胎衣不下、产道损伤、子宫炎等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以及精、粗饲料饲喂比例不当时,奶牛乳房炎发生率大大增加。

3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

在实际生产中,乳房炎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正确的挤奶程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等是减少乳房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3.1 科学管理

严格按照挤奶规程进行挤奶,专人负责挤前三把奶,保质保量挤掉前三把奶以达到刺激泌乳的目的。挤奶人员尽量固定,挤奶前清洗双手,先挤头胎牛或健康牛,后挤有乳房炎病牛。对患临床型乳房炎的乳区停止用机器挤奶,人工挤入专用容器内进行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乱倒,以免交叉感染。专人负责奶厅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定期维护挤奶设备,保证功能完好。

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规范饲养流程,给予全价日粮,各生产阶段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保质保量全面供应,禁止饲喂霉变饲料。同时,也要做好夏防暑、冬保温工作,减少应激反应,使奶牛生活环境舒适、安静。

3.2 环境清洁和消毒

总体上保证牛舍通风、向阳;牛舍、运动场清洁、干燥;粪便、积水及时清理;卧床垫料保持干燥、清洁、柔软,且经常更换;定期对运动场和牛舍等进行消毒。具体做法:一是运动场挤奶通道使用2.0%~3.0%过氧化氢喷雾消毒,每周3次。二是胎衣和流产早产胎儿做无害化处理,对污染地面(用具、产床、垫草等)进行消毒。三是用具设备、奶厅地面用0.1%新洁尔灭消毒,每天1次。

4 乳房炎的分级与治疗

根据乳房炎的严重程度,分为3 个级别。

轻度,乳汁絮状物较少,无凝块,颜色无变化;乳房无症状,无全身症状。治疗可用乳头灌注林可霉素,1次1 支,每天2次,连用3 天。

中度,乳汁凝块较多,颜色变淡;乳房红、肿、热、疼,无全身症状。治疗可乳区灌注优孢欣,1次1 支,每天灌注1次,连用3 天;肌内注射美洛昔康25 mL,1 天1次,连用3 天。

重度,乳汁凝块、水样;乳房红、肿、热、疼、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烧40 ℃以上;脱水,腹泻;心率加快,卧地不起。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乳区灌注头孢喹肟1 支,每天2次,连用3~5 天。

(2)肌内注射氟尼辛葡甲胺25 mL,每天1次,连用3 天。

(3)肌内注射5.0%盐酸头孢噻呋25 mL或头孢噻呋钠2.0 g,每天1次,连用3~5 天。同时使用支持疗法:5.0%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 mL,4 支;5.0%碳酸氢钠溶液500 mL,1 支,维生素C 30 mL,维生素B130mL,静脉注射,连用3 天。

猜你喜欢

运动场牛舍卧床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大美运动场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家有运动场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