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农业节水灌溉系统设计

2020-01-16张鸿翔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22期
关键词:灌溉系统土壤湿度电磁阀

文/张鸿翔

我国为全球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量相当庞大,在所有用水中农业用水综合占比高达80%,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等相关问题,为解决当前国内水资源紧缺的一个关键路径。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在农业节水灌溉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技术来完成。通过自动控制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融合,针对有关数据展开精准采集,这样有助于自动化灌溉的顺利实施。此外,目前智能测量仪器也得到广泛应用,让控制设备精准度得以大幅度提升,可以结合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相关需求选择最匹配的控制仪器,最终完成节水节能的目的。

1 设计原理

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对集中理算监控等相关工作主要借助中央控制器来完成。以计算机作为核心的气象工作站,通常将对辐射、湿度、温度以及具体分享等相关参数展开全面收集,然后借助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等情况,将采集信息数据传送至中央控制器。结合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中央控制器将自动将其与标准数据展开综合性对比,结合对比结果下发指令,然后指令通过控制器下达至电磁阀,结合实际情况对电磁阀开启或关闭。一旦电磁阀接收到开启命令,将在第一时间利用机泵抽水并灌溉农作物,具体设计原理可见图1。

2 系统设计

在设计节水灌溉系统的过程中,其中关键结构为控制系统,该系统设计的是否到位相对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控制系统除了计算机、串口线、接口、电磁阀以及相关软件之外,还包括雨量以及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具体组成可见图2。

利用这些控制软件对土壤湿度展开监测,然后借助传感器对水量信息加以收集,结合数据情况下发指令,对电磁阀是否开启以及开启时间进行控制。此外,结合农作物具体生长情况,对灌溉详细时间点进行设置,然后下发控制指令。

2.1 硬件设计

2.1.1 计算机

内存容量不低于2GB,CPU 频率需超过2.00GHz,磁盘容量不能小于500GB,此外对主板以及鼠标都有严格控制。

2.1.2 采集数据

为确保节水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首先要对灌溉区降雨以及土壤湿度等状况进行充分了解,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对灌水量进行确认。目前在灌溉系统运作过程中,采集数据常用到的设备有两种,第一种为湿度传感器,另外一种为雨量传感器。

(1)湿度传感器。土壤里面所含水分高低对农作物生长将带来很大影响,如果水分比较欠缺,农作物很有可能因为缺水营养不良甚至旱死。因此监测土壤湿度显得很有必要,有助于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实时掌握。本文节水灌溉系统使用的适度传感器型号为RHD- 100,直径为3 毫米,测量时间保持在2 秒,工作电压与电流分别为5 ~ 12 V、 21 ~26 mA。此外,该系统所用的探针长为5.5 厘米。

(2)雨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除了上翻斗、计数以及计量翻斗之外,还包括干簧管、承雨口与螺钉等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利用承雨口收集雨水,经过漏斗雨水将被送至上翻斗,当雨水量达到相应数值时上翻斗发生侧翻,通过节流管等雨水被送至计量翻倒。当雨水量达到一定数值时计量翻斗发生侧翻,此时翻斗上配置的磁钢开始扫描干簧管,事先通电的干簧管在磁化作用下将出现闭合,借助二芯电缆将信号传输出去,计数器将接收到信号。翻转以此相当于0.1mm 降雨量,然后对降雨量进行统计,结合统计数据结果以及农作物自身需求,最终确定农作物是否缺水并及时进行灌溉。

2.1.3 输出驱动

信息收集完毕后,利用输出驱动模块电磁阀将接收到计算机信号,结合信号情况输出驱动模块将产生相应的推力。在该系统运作过程中,调节阀主要使用的为直动式,首先对电磁阀通电,在电磁吸力作用下阀芯开始提起,同时关闭件开启,灌溉水就可以顺利通过,此时电磁阀处于工作状态;如果将电源切断,电磁力也将不存在,阀门在弹簧力作用下被关闭,此时电磁阀处于停止状态。

图1:节水灌溉系统原理

图2:控制系统结构

图3: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2.2 软件设计

在设计节水灌溉系统时,实现语言主要借助VB.NET 软件进行编程,后台数据库主要选择Access。如果需要维护数据库,用户仅需登录操作页面并按照相关提示操作即可。节水灌溉系统操作流程具体可见图3。

登录节水灌溉系统后,首先需要对用户个人信息加以验证,结合相关需求管理员可对个人信息、土壤以及农作物等详细信息加以删减。如果为一般用户,其权限仅能监控或者查询相关信息,结合农作物对水分需求控制水泵,操作完成后即可退出系统。

节水灌溉系统通常处于露天环境下,结合农作物种类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不同农作物对水分及土壤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如果多种农作物进行混合种植,通过该节水灌溉软件可选择三个不同的区域。然后结合土壤湿度、深度、灌溉水源利用率等相关参数,对数据进行发送或重新设置。

(1)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除了可随时诊断设备工作状态,同时还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动报警,针对出现故障的节点展开精准定位,对系统运作状况实施全方位监控。在管理过程中主要以无线基站作为核心,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同时设备利用率也得到提升,维护成本也将出现相应降低。该系统操作灵活方面,可结合实际情况随时进行维护或升级。

(2)地块信息模块。利用该模块可以对农作物土壤营养成分含量等信息进行充分了解,通过计算农作物水分需求量,对该地区用水灌溉量进行精准判断,然后结合所得数据对灌溉设备展开自动化控制,最终对系统进行选方位控制。

(3)自动灌溉模块。为了确保系统高效运作,同时全面提升灌溉效率、节省水资源,需结合不同生长节点农作物水分需求量的差异,针对循环灌溉信息进行设置,确保农作物在不同生长节点充足的水分供应。

3 系统运行流程

(1)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主要借助信息采集系统对雨水量、气候以及湿度等数据展开大范围收集,同时将所的数据及时传递至控制系统。

(2)接收到采集系统发送的数据后,利用PLC 控制器对其进行整理,同时借助监控系统将数据显示出来。

(3)通过相应的指令以及控制策略,监控系统将向执行单位下发命令。

(4)收到监控系统命令后,水泵将根据命令对电磁阀开启或者关闭。

为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在设置系统时除设置自动模式外,还要设置手动模式,以便出现任何故障可切换运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作。

4 结束语

在节水灌溉系统设计过程中,用到了包括通信、自动化以及无线电等诸多先进技术,有助于农田灌溉数据收集与整理。该系统在设计时结构并不复杂,耗能较为理想,同时运行成本较低,操作过程可保证稳定性以及持久性,让节水灌溉变得更加智能化与系统化,提升节水灌溉效率的同时,还能大幅度接收水资源,因此具备很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在农田灌溉实际操作中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灌溉系统土壤湿度电磁阀
基于ANSYS Maxwell的比例电磁阀隔磁环仿真分析与优化
低速机电控喷油器电磁阀换热特性计算
关于部分行程测试电磁阀的应用和探讨
土壤湿度传感器在园林绿化灌溉上的应用初探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基于51单片机控制花盆土壤湿度
仿生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小型自动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四川盆地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中国不同气候区土壤湿度特征及其气候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