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2020-01-15谢慧蓉李俊儒张凤英刘根娣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原种羊肚调配

隋 明,谢慧蓉,李俊儒,张凤英,刘根娣

(1.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 611830;2.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丹巴县革什扎镇卓斯尼村于2018年末开始推广人工种植羊肚菌的培育技术,截止到2019年4月,种植羊肚菌的村落已经扩大了一半的村落,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升,从年末盛产期的鲜菌50元/kg,到目前非盛产期价格上涨到70元/kg。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革什扎镇找到了每个村的发展定位,如:大桑藏寨种植“美人脆”苹果,吉汝村种植大马士革玫瑰等。而相比较其他农产品,羊肚菌生长速度快,在海拔2 000m 以上的半山地区适宜生长,使用无污染的泉水浇灌,培育出的羊肚菌品质很高。但目前除了固定的商业公司定期到村里使用保底价格来收购,当小规模羊肚菌成熟时,农民也愿意在路边将羊肚菌销售给附近的村民以及前来旅游的游客,这样的价格要高于收购价格。但是为了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必须打通羊肚菌的销售渠道,确保长期稳定的销售机制。同时也要深入研究羊肚菌深加工技术、保鲜技术,提高鲜羊肚菌的储存时间延长货架期。

1 羊肚菌的分类与特征

羊肚菌又叫做阳雀菌、包谷菌等,按照系统分类,可分为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羊肚菌科。其常见的有圆锥、粗腿、黑脉和小羊肚菌等。羊肚菌的子囊果由菌盖和菌柄组成,菌盖近似圆形,中空,菌柄呈圆柱形,近似白色,其菌盖有许多不规则多面形凹窝,形似羊肚,因此而得名。

2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征

羊肚菌适合生长于低温环境,适宜温度5~12℃,适宜生长的环境湿度66%~75%,羊肚菌常生长于春秋雨后,在雨后就会有大量的菌丝萌发,当气温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菌丝开始大量发育,逐渐形成羊肚菌,并随着羊肚菌的生长而破肚而出。羊肚菌在低温高湿度的环境下生长迅速,而且对阳光的需求量不高,甚至需要避免阳光直射。丹巴县半山地区阳光强烈但是温度较低,采用透风式遮挡阳光培养方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3 羊肚菌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

食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作为世界名贵食用菌的羊肚菌,更是在人们的餐桌上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羊肚菌口感独特,香气迷人,脆嫩爽口,并且有着极为丰富的营养价值,其包含了多达19种的氨基酸以及铁、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堪称为山珍之精品。

在羊肚菌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中,除了氨基酸与维生素外,其中还有十分丰富的脂肪酸,这不但能有效降低胆固醇浓度,防止动脉硬化,还能促进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使人体的应激能力大大提高,此外脂肪酸还对肥胖、中风、心肌梗塞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防治作用,并且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有抗肿瘤的神奇功效。除此以外,脂肪酸还能对癌症患者的毒副作用进行减轻等。

4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4.1 培养基的组成

4.1.1 母种培养基

选取黄豆芽300g,在对黄豆芽进行处理后大火煮汁,以备使用;选取羊肚菌基脚土100g,在溶液中进行充分搅拌,最后得到悬液备用;最后将玉米粉、麦麸、琼脂,再加上黄豆芽汁,悬液等一同进行加水调制,在将其加水至1 000mL 时,高温灭菌20min,待其冷却后对其进行培育。

4.1.2 原种培养基

原种培养基相对于母种培养基的调试方式大有不同,其通过75%的木屑为主要原料,再配上10%的麦麸与5%的黄豆粉,玉米粉进行调配,其间在加入石膏、白糖、过磷酸钙、林下腐殖土、泥炭等几种原料各1%,充分拌匀后,按照比例加入110%的水进行调配,待搅拌均匀并且进行灭菌处理后,对其进行原种培养。

4.1.3 栽培种培养基

栽培种培养基的调配可以在原种培养基调制方式的基础上,将调配好的料进行堆积发酵。在进行堆积发酵的过程中,要保证其60%左右的含水量,在经过20d 左右的发酵后,将发酵完成后的培养料装入广口瓶中压实,再通过1.5h 的压力灭菌处理后,可用于栽种培养。

4.2 菌种的分离与培养方式

羊肚菌的培养十分繁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做好栽培的无菌处理。将羊肚菌通过洁净的流水进行20min 的冲洗,再采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灭菌,随后放入浓度为0.1%的消毒水溶液中浸泡2~3min,取出羊肚菌采用无菌水再次冲洗4~6min,确保羊肚菌母体的无菌处理。将羊肚菌通过无菌纱布擦干水分后,在其菌盖和菌柄内侧取出小块菌体接种到灭菌处理后的母钟培养基中,对接种的菌种进行培育。经过3天左右的时间,打开无菌箱,选择长势良好的菌丝进行转接,进行纯化培育,以便获得纯母钟。

在获得羊肚菌母钟的基础上,就可以将其移植到调配好的原种培养基中,将原种培养基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培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培养基中的菌丝进行观察,待到培养基中的菌丝装满培养瓶后七天的时间,就可以将其用来进行栽培了。

4.3 栽培方式

培养料可用小麦粒25%、杂木屑30%、谷壳14%、碎玉米芯30%,每百斤料再加KH2PO4 20g、MgCl25g,蔗糖500g,过磷酸钙500g,拌匀后加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浸出液拌匀,水分达60%左右,装入17cm×33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约500g,于100℃下土法灭菌10h,冷却后于无菌室内接入栽培种。在20~25℃培养室培养,约经45d,菌丝满袋。此后,降室温至15~18℃,且每天在室内喷雾2~3次,将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打开袋口,同时每天敞开门窗通风1~2h,室内保持均匀的散射光,这样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将水分达到60%左右的小麦粒、木屑、谷壳、碎玉米芯、蔗糖、过磷酸钙等主要栽培物进行充分的搅拌后,将腐殖质土壤加入其中拌匀,装入塑料袋中,每袋大约500g 左右,将其通过土法灭菌10h 后,就可以将之放入无菌室进行栽培。在室温达到22~26℃的环境下,通过45d 的菌种栽培后,待到菌丝装满培养袋后,将室温降至14~18℃,并且将培养环境的湿度控制在85%左右,将培养袋打开,仍由菌丝生长,并且每日进行通风2h,有利于促进菌丝的生长。

5 结束语

羊肚菌作为食材界的珍馐,药材界的瑰宝,其开发价值不可估量,由于野生羊肚菌的资源越来越匮乏,人工栽培势在必行。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人工种植羊肚菌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做好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工作,有着十分可观的经济价值与市场价值。

猜你喜欢

原种羊肚调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养猪饲料巧调配
大气调配师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