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塘江流域鱼类资源研究现状及保护对策

2020-01-15储忝江冯晓宇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钱塘江千岛湖鱼类

储忝江,冯晓宇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8)

钱塘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河流之一,是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流域位于28°04′~30°24′N,117°39′~121°14′E,流域内人口占浙江省人口总数的35.7%,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分别占浙江省全省的47.2%、39.5%,GDP占浙江省全省的64.1%[1]。钱塘江流域内地貌形态包括山地、盆地和平原三大类,地形西南高、东北低,除东北角干流入海处外,全为中低山构成的分水岭所包围。流域内主要干流包括新安江、兰江、富春江和钱塘江,主要支流包括乌溪江、婺江、分水江、浦阳江和曹娥江。钱塘江流域鱼类资源丰富,上游有山溪性鱼类,中游江段河川性鱼类众多,下游有大量洄游性鱼类季节性地栖息其间,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钱塘江流域盛产富春江鲥鱼、三角鲂、子陵吻鰕虎鱼,2000年后更是以千岛湖“淳”牌有机鱼闻名中外。

鱼类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两重属性。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鱼类资源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确定鱼类资源现状是保护河流鱼类多样性的基础,一般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走访调查这3种方法对内陆水域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实地调查时,按河流的分布和水文特点,遵从典型性、代表性、准确性和可行性原则,设置采样点和采样时间。对于小型河流,渔民较少或者没有人从事捕鱼工作的地方,调查者一般采用撒网、丝网和地笼网等工具。在有渔业生产的地区,调查者通过联系当地渔民,统计不同捕捞工具捕捞的渔获物,或者是到菜市场、集市、码头等聚集地购买在当地河段捕获的鱼类。资料调查时,收集整理调查水域现有的历史资料,包括区域地图、水系分布、地形地貌、水文状况以及前人所记录和报道的鱼类种类和分布等资料。走访调查时,调查者通过走访当地相关政府机构、渔民、鱼贩等进而了解当地的鱼类资源状况和渔具渔法[2-3]。

钱塘江流域鱼类资源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包括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资源过度利用、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较大程度对钱塘江流域的鱼类资源造成影响。随着《杭州市全面推进拥江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提出,钱塘江流域作为“拥江发展”战略的重要立足点,其生态屏障和生态战略地位更为突显。因此,本文综述了钱塘江流域的鱼类资源研究,提出了4个方面的保护对策,以期为钱塘江流域的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

1 钱塘江流域鱼类资源研究现状

1.1 鱼类多样性和区系组成

已有研究表明,鲤科鱼类是钱塘江流域的优势鱼类,符合我国淡水鱼类资源的特点。陈马康等[4]对钱塘江干流鱼类资源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共发现鱼类202种,隶属于55科。郝亚斌等[5-6]对钱塘江兰溪段、桐庐、富阳和闻堰江段的鱼类资源开展了调查,共发现鱼类59种,鱼类种类组成结构发生较大改变,而且渔获物中小个体鱼类较多。张东[7]和陈兵等[8]聚焦于上游溪流鱼类,共调查发现鱼类44种,分为5个运动功能群和4个营养功能群。本文从干流、支流、上游溪流和相通水库,搜集了科研工作者在钱塘江流域的鱼类研究,共统计出鱼类238种。

千岛湖是钱塘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一直是其重要产业,因此,鱼类资源的本底调查一直被众多渔业科技工作者所关注。罗先池等[9]调查发现,千岛湖共计鱼类83种,鱼类区系的特点是以中国平原复合体为主体,与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区系基本相似。陈马康等[10]对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和渔业功能开展研究时发现鱼类99种。刘其根等[11]对千岛湖库区及相连溪流调查发现鱼类102种,其中土著和移植驯化的鱼类91种,网箱逃逸的鱼类11种。何光喜等[12]使用单层刺网调查发现,千岛湖3个主要入库支流(富文、汾口镇和临岐镇)的渔获物在生物量上以大眼华鳊和细鳞斜颌鲴为主。侯文华等[13]发现,千岛湖东南湖区、西南湖区和东北湖区以细鳞斜颌鲴、大眼华鳊、蒙古鲌、翘嘴鲌等湖泊定居性的中小型鱼类为主要优势种。对千岛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梓桐核心区)的调查发现,鱼类群落以中上层、杂食性、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14]。

1.2 渔业资源特征研究

鱼类的年龄、生长、繁育等生物性状是渔业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制定合理的渔业管理措施、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钱塘江流域,从生长、年龄、食性、繁殖等方面开展了生物学研究的鱼类包括:花鲢、鲤鱼、刀鲚、细鳞斜颌鲴、三角鲂、黄尾密鲴、银鱼、圆吻鲴和大眼华鳊等[15-18]。千岛湖银鱼的产卵期从头年9月至翌年5月份,产卵范围并非局限于一定水域,库湾、岛屿及近岸边一定水深的场所皆是其产卵场[15]。黄尾密鲴在Ⅰ~Ⅱ龄生长快,Ⅱ~Ⅲ龄生长缓慢,Ⅲ~Ⅳ龄生长加快,而圆吻鲴体长生长为减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长生长速度为递减变化,但递减的速度逐渐下降[16]。刘国栋等[17]对千岛湖大眼华鳊的年龄、生长和繁殖分析发现,该鱼存在过度捕捞的状况,建议限制4龄以下个体的捕捞。

1.3 鱼类增殖放流研究

钱塘江流域的鱼类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下降严重,因此如何合理科学的开展渔业增殖放流研究一直被关注。早在1958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就深入沿江渔区,放养了少量的鲢、鳙鱼。在小试成功后,省、市有关部门持续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效果显著,富春江库区四大家鱼的产量比例从增殖前的7%上升到了40%[19]。周少翌等[20]通过对钱塘江水质状况、饵料生物、鱼类资源及渔业生产现状的系统调查,认为需要定向改造鱼类区系,库区应为鲢/鳙—鲤/鲫、鲂型;下游应为鲴/鲤/鲂—鲢/鳙型;上游应为鲤/鲴—草/鲂型。罗先池等[9]分析了千岛湖鱼产量的变化趋势后,认为在保护天然渔业资源的前提下,通过投放鲢、鳙鱼苗(每667 m2投放30尾以上)、提高投苗规格(13.3~16.3 cm)、调整鲢、鳙鱼比例(鲢∶鳙=4∶6)和控制起捕规格(不小于2.5 kg),将鲢、鳙鱼产量维持在稳定的高产水平。由于钱塘江中下游草上产卵和石砾产卵的土著经济鱼类逐年减少,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天然鱼类种群小型化,葛亚非[21]提出加大经济鱼类品种的放流力度、增殖天然经济鱼类、调整鱼类组成、合理利用控制凶猛鱼类和小型野杂鱼等建议。增殖放流是目前鱼类保护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钱塘江流域内不同江段的复杂地形,如何保护流域内丰富的鱼类资源,开展放流后的效果评估,还需要做到全流域一盘棋,分析保护鱼类的资源现状、生态生物学特点及栖息地变化程度等因素,再结合监测信息,系统地设计增殖方案和放流方案。

1.4 人类活动对鱼类的影响

钱塘江流域人口密集,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加深了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水利工程具有蓄洪防涝、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功能,还保证了农业灌溉,对供电和航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对环境产生了某些副作用,给鱼类资源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首先鱼类洄游通道被切断,天然产卵场遭到破坏,梯级水电站改变了鱼类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了钱塘江鲥鱼绝迹[22]。其次,大坝修建导致水文条件变化,新安江建坝后鱼类种类由原来的107种减少到83种[23]。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后,千岛湖中的银鱼和鲤生物量减少,而鲌类、鲴类和大眼华鳊等增加[24]。由于养殖逃逸、人工放生等原因,千岛湖外来鱼类入侵现象已经发生,由于千岛湖生境多样性较高,外来物种在千岛湖成功定居并建立种群的可能性极大,对千岛湖土著鱼类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将不可避免[25]。同时工业生产活动造成了水体污染,导致钱塘江兰溪段渔业资源衰退,而过度捕捞又导致了鱼类资源的小型化[6]。

2 钱塘江流域鱼类资源的保护对策

为了有效保护和恢复钱塘江流域的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生态环境,各级政府每年都会不定期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同时依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实行海河、辽河、松花江和钱塘江等4个流域禁渔期制度的通告》,2019年钱塘江流域首次实施了全流域禁渔,禁渔时间为每年的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为了使钱塘江流域鱼类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应积极主动的制定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来加强保护和管理。

2.1 全流域统筹,顶层设计

由于钱塘江流域范围广,地理特征和渔业情况差异大,同时涉及地、县的行政区域问题,因此,必须在统一计划下进行分江段管理,制订各江段渔业保护开发计划。建议上游江段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为主,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中游和下游江段应保证主要经济鱼类的自然繁殖条件,加强人工繁殖放流工作,同时注意保持水质质量,严格遵守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2.2 加强监测,科学管理

由于鱼类的生物习性差异和环境的变动,鱼类资源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自20世纪90年代后,钱塘江流域再也没有开展过系统性的渔业资源调查,建议定期开展鱼类资源和环境调查,全面、系统地监测钱塘江流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状况,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论断,及时预警,提出规避对策,为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的支持。

2.3 依法规范养殖,开发土著特色养殖

严格执行国家和浙江省动植物保护、水产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引入外来物种在流域内养殖时,若防护措施不当,会导致外来物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定居并建立一定的种群规模,挤占土著鱼类的生态位,打破生态平衡。因此,需规范流域内的渔业生产行为,对鱼类外来种实行封闭养殖,严格监管,防止其进入自然水域。同时在保持本土野外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和培育具有流域特色的优良品种,开展产业化开发。

2.4 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当地居民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认识土著鱼类多样性的功能和价值,警示酷渔滥捕和外来种的危害。保护钱塘江流域鱼类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努力,借助新闻媒体、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增进全社会的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让流域内的群众自觉参与到鱼类资源保护之中。

猜你喜欢

钱塘江千岛湖鱼类
《千岛湖-2》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钱塘江观潮
鱼类运动会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杭黄铁路沿线车站探营
——千岛湖站
渔舟唱晚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