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基多杀菌素在我国蔬菜作物上的登记、应用及发展建议

2020-01-15马丽董现义刘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菜蛾乙基蓟马

马丽,董现义,刘刚*

(1.宁阳县堽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宁阳 271416; 2.宁阳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宁阳 271400)

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由原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生物杀虫剂,是由放线菌刺糖多孢菌发酵产生的,是多杀菌素的换代产品[1]。2009年首次在我国临时登记,2012年转入正式登记,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和缨翅目害虫(蓟马)等。乙基多杀菌素具有杀虫谱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和非靶标动物安全、对环境无毒害等优点,已进入《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目录,特别适合于绿色高端蔬菜生产[2]。本文综述了乙基多杀菌素在我国蔬菜作物上的登记现状和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建议。

1 乙基多杀菌素在我国蔬菜作物上的登记现状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官网——中国农药信息网农药登记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有5个乙基多杀菌素产品在我国登记,其中原药1个,制剂4个。乙基多杀菌素目前在我国共有9种登记作物10种(类)防治对象,其中蔬菜作物共有5种,分别为大葱、甘蓝、黄瓜、茄子、豇豆;防治对象共有7种(类),分别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豆荚螟、美洲斑潜蝇、蓟马、蚜虫。

2 乙基多杀菌素在我国蔬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除以上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外,近年来,我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多项乙基多杀菌素针对蔬菜作物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取得大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2.1 马铃薯甲虫

付文君等[3]为明确6种新型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治效果,2011、2012年采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比较不同杀虫剂的防效,结果表明,60 g·m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50 g·hm-2处理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效较好,施药15 d后防效可达到99%以上。研究筛选出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虫剂和施药量,为有效控制马铃薯甲虫的危害及阻止其扩散和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2.2 白萝卜黄曲条跳甲

黄文枫等[4]为明确多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通过浸叶法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等14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并选室内毒力较高的杀虫剂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其防效。结果表明,14种杀虫剂中,以乙基多杀菌素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31.97 mg·L-1。田间试验表明,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白萝卜田黄曲条跳甲防效较好,药后7 d防效大于80%。综合分析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认为,乙基多杀菌素、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可作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的候选药剂。

2.3 甜瓜蓟马

吴声敢等[5]研究了8种杀虫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噻虫嗪可分散粒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好,药后7 d的防效高达97%以上。30%烯啶虫胺可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的防效为78.7%~82.8%。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39.5%和54.6%。建议在甜瓜生产中使用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噻虫嗪可分散粒剂来防治蓟马。

2.4 辣椒蓟马

张丹[6]比较4种药剂对辣椒蓟马的防治效果发现,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对该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处理区虫口减退率最高,药后3 d达89.19%,防效达85.19%;至药后7 d,虫口减退率为77.02%,防效为67.59%,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

2.5 芦笋蓟马

庄占兴等[7]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喷雾药液质量浓度30、60 mg·L-1对芦笋蓟马防效最好,其次为5%多杀霉素悬浮剂药液质量浓度50、100 mg·L-1的防效,再次为2%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质量浓度10、20 mg·L-1的防效。药后10 d,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喷雾药液质量浓度60 mg·L-1防效和2%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质量浓度20 mg·L-1的防效均在90%以上,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喷雾药液质量浓度30 mg·L-1、2%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质量浓度10 mg·L-1、5%多杀霉素悬浮剂药液质量浓度100 mg·L-1的防效均在80%以上。

2.6 小白菜小菜蛾

谷莉莉等[8]为推广设施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选择生物农药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1%苦参碱可溶液剂、0.4%蛇床子素乳油,开展施药试验防治设施小白菜上的小菜蛾。结果表明,上述4种药剂在喷施后3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6.91%、82.97%、75.56%、79.78%,药后7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1.74%、80.75%、85.17%、82.47%;而作为对照药剂的化学农药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药后3、7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9.35%、66.96%。

2.7 花椰菜多种鳞翅目害虫

吴燕君等[9]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不同药剂及混配组合对花椰菜上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40 g·L-1甲氧虫酰肼悬浮剂、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处理总体防效相当,对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均有较好的综合控制效果,对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其他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兼治作用。各处理均未见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8 萝卜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王春兰等[10]为筛选可有效防治萝卜甜菜夜蛾的高效低毒药剂,选用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 0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 000倍液对甜菜夜蛾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7 d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防效均达95%,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且安全性高,对作物生长无异常影响,对斜纹夜蛾还有兼治效果。

3 发展建议

乙基多杀菌素作为一种应用前景持续看好的杀虫剂品种,为了使其在我国能够得到更加科学、有序、规范地发展,建议有关方面统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 加快扩大登记步伐

我国2017年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做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制定了更严厉的措施。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也明确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使用农药时,应当遵守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或者说明书使用农药”。鉴于乙基多杀菌素在我国目前取得登记作物还比较少的现实,要积极鼓励引导有关企业进一步扩展登记作物范围,特别是要适时在马铃薯、甜瓜、辣椒、芦笋、白菜、萝卜、花椰菜等大宗蔬菜作物上登记,以更好地推广应用。另外,国内企业应重点关注乙基多杀菌素的专利保护期问题,适时启动登记程序,扩大生产规模,方便消费者购买使用,进一步降低应用成本。

3.2 进一步加强抗性风险监测和应用指导

鉴于我国多地小菜蛾、斜纹夜蛾和蓟马种群已对乙基多杀菌素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11-14],要继续组织有关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做好其抗性发展监测工作,合理开发复配品种[15-16],制定轮换使用计划,指导农业从业者科学安全合理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延缓抗药性增长速度,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3.3 制定其在更多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中的残留限量标准

GB 2763—2019已经制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在我国24种(类)农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其中蔬菜作物有12种(类)[17]。建议有关部门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国家),坚持“既要严字当头,又要符合国情”的原则,尽快制定乙基多杀菌素在我国更多食用农产品特别是黄瓜等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以更好地保障消费安全,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小菜蛾乙基蓟马
辣椒田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与时间生态位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非施药植物上蓟马种群动态及优势种的生态位分析
冬季作物上主要蓟马的组成及吡虫啉的毒力测定
虱螨脲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大鼠睾丸和卵巢组织激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