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教学研究

2020-01-13韩粉女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应用型

韩粉女,吴 俊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 221051)

化工原理作为一名基础性的学科,在很多化工应用学相关的专业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化工原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到很多基础性的化工操作原理,学习最基本的化学工程技能和方法,所以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课程。通过对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工原理的教学指导进行研究和改革,能够对化工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这也将极大地推进整个化学工业学科改革,进而从人才领域带动整个化学工业学科行业的进步。

1 从实际工程出发,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兴趣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它基于各种具体的化学实践操作,通过向学生传授化学原理让学生们了解一些生产领域常见的化学加工过程。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理论和实验的学习掌握基础的设备原理和操作过程,让学生可以通过学科知识去解决一些化学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终究显得枯燥而乏味,枯燥的课本知识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进行化工原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工程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结合多媒体视频、课堂实验、带领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参观等方法,学生更加直观地对学科内容有具体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原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比如,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的评选中有85项化学化工科技成果被受理,其中的很多化学科研成果虽然比较深奥,但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性地对于其中一部分内容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虽然只是简单介绍,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依然会对相关的知识产生好奇心,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将介绍的内容和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探索欲望去进行化工原理学科的学习,可以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课堂上播放与实际工程有关的视频资料也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对于化学工业相关学科的价值观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科技奖榜样的作用下产生化工原理学科学习的动力,为化工原理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打下思想基础。

2 注重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

化工原理这门学科包含了化学工业中很多基础性的操作原理,几乎涵盖了化工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很多的实验和化学器具的操作内容。因此,大多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通过课堂实验和板书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而且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都会选择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板书的简单罗列向学生进行讲授,不能为学生提供太多的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其实也不利于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想要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思维模式培养也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在进行化学原理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通过问题的引导,结合课本知识,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化学思维。

比如,在进行“悬浮液过滤”的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种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悬浮液,比如说米汤、泥浆、乳胶漆等,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想要将泥浆过滤,应该采取哪种方法?通过课堂上学生大胆地思考和回答,教师开始正式进行悬浮液过滤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案例实际,向学生介绍悬浮液过滤的理论方法。耳听为虚,眼见才为实。仅仅凭借对于理论的枯燥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或者课堂实验等方法,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悬浮液过滤的过程,经过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本来对悬浮液过滤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观看视频和教师的课堂实验又帮他们解答了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问,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就能够对悬浮液过滤这一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模式和化学思维。

3 从课堂内容导入出发,有效结合课前预习和课堂重点教学

对于很多化工类学科而言,化工原理只是一门非常基础的主干学科,虽然有一定的实践性,但是教学中还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为了让学生掌握更专业的化学知识,学校也会有意识地压缩化工原理的学习课时。浮光掠影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让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更谈不上让这门学科在化学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从课堂内容导入的角度出发,有效结合课前预习和课堂重点教学,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选取一个和下一节课授课内容相关的鲜活案例,作为课后预习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进行预习,鼓励学生采用网络以及图书馆等多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查阅,在预习中对新课程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形成属于自己的疑问,学生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也可以作为教师下一节课课堂教学的重点。创新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新和探索,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形成立体化的人才考核方法,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化学素养

化工原理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基础化工原理的掌握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科学的人才考核办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也是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学校应该形成立体化的人才考核方法,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化学素养进行考察。考察方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在化工原理课堂上的出勤率以及平时成绩,还应该从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而考核内容的选择也应该在结合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实际工程入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技能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化工原理课程中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校在对学生实验技能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对全部学生进行考核,也可以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可以从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操作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

考察实验报告主要是从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的记录能力和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进行考察,其中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应该作为实验报告考察的重点。如果这样 立体化的人才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领悟情况,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考核内容的角度出发,虽然学校在选择化工原理考核内容的时候通常会把化工原理的课本知识作为考察的重点,但是为了让这门学科具有更多的实践性 也应该在考核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实际工程中遇见的内容,考查学生对于相关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能力。比如,以现实中的案例为背景,将课本中流体密度与体积的计算、沉降速度计算等内容作为数据分析题呈现在试卷之中,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能够和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案例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5 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教学研究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与实验的结合,让理论联系实际。这门学科的学习应该和《化工原理实验》相互配合,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让学生加深对于化工原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将课本上的内容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利用化工原理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去更好地辅助其他化学学科的学习。

6 引入专业化师资力量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于学生学习化工理论学科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通过化工原理知识的学习来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定要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在进行教师招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学历比较高,而且知识结构比较丰富的专业化的教师,确保教师具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其次,学校还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比如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进修,或者通过课程设计比赛等方法,督促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化学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让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再次,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业进行联系,与企业一起进行化工领域的科研实验,定期聘用一些具有专业化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学校进行交流,通过专业课讲座或者实验课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具有实践意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7 结束语

化工原理对于化学专业中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很好的指导和辅助作用,完善和改革化工原理的课程设计可以推动其他同类型化工学科的教学改革,甚至可以推动整个化学专业学科体系的改革。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前提下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改革,将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建立在创新应用型化工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学校在改革上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科研实际相结合,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科研需要的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应用型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