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全过程管理

2020-01-13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危化品化学品试剂

付 荣

(江苏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发展实践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主要基地,而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学校学院稳定发展、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基础[1]。近几年,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危险化学品(以下简写为“危化品”)的使用量和种类也在迅速增长[2],这大幅度增加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由于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3],国家对安全日益关注。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住。发展要以安全为前提,因此需要围绕危化品的购买、领用、存储、后处理全过程采取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牢固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1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在购买、领用、存储、后处理存在的几点问题

1.1 危化品在购买阶段存在的问题

1.1.1 学校无统一购买平台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未建立危化品统一采购平台,危化品采购经费和途径多样,这样不利于把控危险源来源、种类、数量和使用进度。即使部分高校定期统计危险化学品数量,但数据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数据存在误差,可能部分教师为方便自己教学科研,数据记录存在不及时或编造情况。

1.1.2 过量购买或重复购买

对于管制危化品的采购,由于要在公安局备案并由学校向有经营许可证的经销商统一购买,部分学校为方便采购,减少工作量,一学期统一购买一到两次,教师要依据教学科研内容评估管制危化品的使用量,部分教师为防止试剂不够用或者用的时候买不到经常过量购买。另外,部分教师由于经费期限所限,在经费到期之前用经费购买大量试剂,个别试剂长期难以消耗,大量堆积存放,占据空间,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人工记录使用情况的学校,如果教师记录有误,还会出现重复购买的情况。

1.2 危化品在领用阶段存在的问题

1.2.1 领用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缺乏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依据,安全教育是制度实施的有力推手。而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制度常流于形式,其内容也仅限于针对安全的常规性管理条例和相关提醒[4],没有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具体领用规范。部分学校即使有具体的领用规范,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师生不了解或不重视规章制度,难以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导致出入库管理混乱,危化品数量模糊不清,使用行为不恰当。

1.2.2 安全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

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影响学生毕业、教师评定,因此师生往往看重教学与科研,忽视安全。在使用危化品时,部分师生知识储备不足或安全意识不到位,实验操作时不按规程进行,无知无畏,认为不会发生危险事故,因此在操作中为方便起见省略一些安全措施与保障程序,比如需要低温加原料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使用或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试剂未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在实验室不穿实验服、不戴口罩手套等,这些行为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3 危化品在存储阶段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大学没有专门安置危化品的仓库,只用普通教室来代替。有些学校即使有仓库,由于库房老旧,建造不合理,存在半地下室的形式,容易出现渗水现象,且不利于通风。此外,部分库房设备老化,无防火防爆通风装置,试剂际存储分类混乱,同时在消防、安保、排放设施、防护设备上也严重缺失。除库房外,多数实验室所用的危化品数量少、种类多,因此实验室会存放很多危化品。由于实验室空间狭小,设备众多,人口密度大,安置危化品的区域拥挤狭小,无法做到分区分类存放。

1.4 危化品在后处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的想法,高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多年以前,高校致力于科研的发展,对环境污染关注度不高。另外,高校不同于企业,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数量少,种类多,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大规模统一净化处理。因此,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每天都在向外排放着一些未经过处理的具有一定危害的化学废弃物,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安全[5]。近些年,国家对高校环境治理与安全关注度逐渐提高,陆续出台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6],已引起众多高校的重视,但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有资质的危化品处理企业不多,各大高校仍在想办法解决面临的困难。

2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在购买、领用、存储、后处理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统一购买平台,规范采购流程

建立学校统一的采购平台,适当增加采购次数,防止试剂过量采购与囤积。学校相关负责人可一学期按月或周向有出售资质的厂家帮教师统一购买。各院系教师将教学或科研所需危化品名称、CAS 号、规格、用量、可选厂家和用途等以统一的表格形式向学院专门负责人申报,经学院负责人审核通过后上报到学校,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购买。对于过量购买或购买一年之内未使用的危化品,采取免费共享机制,有使用需求的教师可以申请使用,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消耗库存,减少试剂囤积,释放存储空间。

2.2 建立健全领用制度,完善领用程序

学校采购回来的危化品领用最好也进行统一系统管理,这样有助于学校及教师及时掌握危化品使用动态与流向,规范出入库管理。首先,各个高校可结合现代科技,以学校为单位建立起危化品清单库并统一设置二维码张贴于试剂瓶上,建立与之对应的手机APP 软件,方便师生查找试剂。其次,购买专门存储试剂的电子试剂柜放于试剂库或实验室中,每次领用归还都通过手机APP 软件或者电子试剂柜扫描然后称重,直接电子动态记录领用归还时间、使用量、库存、用途、生产日期与过期日期等,保证化学品的清单库数据的时效性,清楚了解试剂的具体情况。

2.3 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

通过分析高校最近几年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发现多数实验室安全事故是因为人的不规范行为导致的[7-8],而这些不规范行为有的因为盲目操作或知识储备不足,有的因为安全防护意识不足。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需要继续加强。

学校学院应通过设置相关危化品知识课程与考试、张贴危化品安全管理海报、开展危化品安全讲座、印发宣传手册、进行应急演练等途径帮助师生熟悉、掌握危化品种类、特性以及出现危化品相关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方法[9],普及危化品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在日常操作中规范危化品的领取与使用过程,用教育与实践将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使用危化品进行实验时必须在了解其性质和规范操作后开展,实验过程中应有两人同时在场,不得盲目随意尝试。

2.4 改善存储条件,强化防护措施

高校应立足于实验室安全建设的实际需求,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建立规范的危化品库用于存储试剂。库房的建设与改善可参考一些重点高校的危化品库模式,如在危化品库张贴警示标识,配备24h 监控设备,确保监控无死角。配置微型消防站,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全套防护服、防毒面具、消防沙等,开拓消防通道,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装水的防火渠;防护装置如防盗门、防盗窗、药箱、手套、口罩、护目镜、喷淋装置、洗眼器等;报警装置,如烟感报警器,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等。试剂领用实行“五双”制度,即:双门、双锁、双人操作、双人复核、二本账记录,确保危化品的出入库安全[10]。

危化品的存放应依据易制毒、易制爆、易燃易爆、酸碱性等危险特性结合固液气状态在智能试剂柜中进行分区分类存放,确保危化品彼此之间不发生反应,保证危化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5 重视后处理过程,合理处置废物

对于有专业危废处置设备和能力的学校,可以自行处置废物,及时收取危废,做好记录,分类处置。对于无处置能力的学校要定期收集废弃危化品于危化品库的废弃物暂存处,做好记录,待收集到一定量时及时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处理。收集的废弃物要依据机构要求,将废液分类存放在聚四氟乙烯废液桶中,不能随意汇兑。固体废弃物分类打包装箱。二者全部张贴危废标签,注明废弃物名称、危险性、数量、联系人等基本信息,同时还需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核。需要注意的是,空试剂瓶也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也要送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统一处理。关于有毒废气,在排放之前必须经过净化处理。

3 结语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化品的安全使用对师生身心健康,学校学院稳定发展,校园美好环境建设至关重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应该时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将治理与发展协同进行,强化危险化学品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管理者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升师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完善并切实践行管理制度,增大资金支持与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同时结合时代科技背景,用电子化智能手段取代传统的人工记录的方式,将过程管理做到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最大限度降低危化品的使用风险,为全面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付出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危化品化学品试剂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