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气长输管道山岭隧道弃渣场选址分析与探讨

2020-01-13唐飞龙

化工管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山岭渣场长输

唐飞龙

(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福建莆田3511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油气领域改革提速,国家不断完善天然气产供销体系配套政策,加快管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步伐,伴随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成立,天然气长输管道将迎来建设高峰,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6.3万公里。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过程中,山岭隧道因具有克服高程和地形障碍、减少线路长度、减少破坏地表植被等多方面优势[1],在工程中占比一直较高,隧道弃渣场属于管线项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势必面临弃渣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弃渣场问题的关键在于选址合理性。经查阅资料,仅见公路、铁路隧道弃渣方面的报道且多集中渣场防护对策方面,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中山岭隧道弃渣选址问题却鲜有报道。结合福建省某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实例,对其山岭隧道弃渣场选址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目的在于为今后天然气长输管道山岭隧道弃渣场选址提供借鉴。

1 项目概况

福建省某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全长287 公里,途经3 个地级市、8个县(区),管径Φ813mm,设计压力7.5MPa,新建6个输气站场,11 个阀室,中型以上河流穿越13 处,等级公路穿越30处,铁路穿越7处,山岭隧道穿越8处。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高坡陡,且环境敏感区星罗棋布,项目选址非常困难。根据可研阶段编制的环评报告、水保报告、林地调查报告、压覆矿产资源报告等各专项评价报告,沿线周边涉及自然保护区1 处、水源保护区4 处,省级及以上森林公园3 处,风景名胜区3 处,国有林场6 处,省级及以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7处,压覆矿产资源8处,地质灾害点40处以及多处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和古树名木等。

2 项目弃渣场选址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项目施工阶段,笔者发现福建省某长输天然气管道项目8 条山岭隧道弃渣场设计阶段选址与实际位置多数不符,综合考虑隧道渣场选址各方面因素,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2.1 项目主体设计方面问题及原因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不够,缺少实际勘察的地质水文资料,可研报告仅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对渣场做概述性说明;而在后续阶段需要对选线进一步优化,甚至山岭隧道位置和数量都会调整,势必导致可研阶段弃渣场选址与实际位置出入较大。另,设计单位关注主体工程较多,对隧道弃渣场选址的合理化和合法性方面重视不够,也未能将各专项评估的意见充分吸纳,主体设计内容和评价报告内容存在“两张皮”现象。

2.2 项目各专项评估方面问题及原因

水保编制单位依据可研报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因设计未明确渣场位置,编制单位理想化的在1:1 万地形图上初步选定渣场,然后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将弃渣位置就近选址在隧道口附近并进行评估。但管道项目受施工时段、标段划分、运距运费等影响,在工程区域内的挖填方平衡是非常困难的[2],仅从理论角度考虑土石方平衡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就导致实际弃渣位置和数量的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针对水土保持方案中弃渣场选址进行复核性评价,在弃渣场选址方面着重引用水保方案相关内容,而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敏感区内的生产建设活动进行限制,若后期渣场位置变化,势必缺少对变化渣场的环评内容,且不排除实际渣场选址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划定的环境敏感区内的风险。

另,地质灾害评估单位针对可研路由排查出滑坡、崩塌等存在地质灾害点,实际渣场可能存在地质灾害点而带来安全隐患。林地调查报告也依据可研路由核查林木分布情况,实际渣场可能涉及生态公益林、古树名木等现象导致难以获取渣场用林手续。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单位仅对可研路由一定范围内开展矿产资源现状调查,缺失了对实际渣场位置是否压覆矿产的评估。防洪评价单位只针对工程穿越河流进行防洪评价,未对弃渣场可能引发的占用和堵塞河道、阻碍河道正常行洪排涝功能进行评估。

2.3 项目其他方面问题及原因

因前期没有很好考虑弃渣场征地因素,且渣场采用临时租地方式,存在占用基本农田或规划区风险;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存在设计阶段选取的渣场位置到施工时另作他用的现象,这些因素均导致了弃渣场位置发生变化。

施工单位进场后,从节省成本和施工便利角度出发,且其水保和环保意识不强,不按照环评、水保方案进行施工,往往就近在洞口附近弃渣。

3 弃渣场选址方法探讨

“保护优先、避让为主”是油气管网布局原则,笔者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以科学的选址结果为导向,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山岭隧道弃渣场选址方法探讨如下:

3.1 弃渣场选址时机

天然气长输管道属于线性工程,山岭隧道断面尺寸较铁路、公路隧道小,且管道运输对流线要求较低、可充分适应地形地质条件变化等特点[1],且可研阶段重点分析项目资源、市场以及技术的可行性,随着后续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深入,不可避免的优化设计方案。在可研基础上对山岭隧道弃渣场选址评估,就存在了“纸上谈兵”现象,且考虑从可研到施工的时间跨度以及受征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研阶段开展弃渣场选址已失去了指导意义。因此,在进入施工阶段即由建设单位联合各方开展弃渣场选址更具有实际意义。

3.2 统筹发挥各行业优势

在设置弃渣场前,应优先考虑弃渣的资源利用,一切从实际出发,除将隧道开挖的土石方用于隧道衬砌、便道修筑以及项目其他标段填方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主动协调地方政府及村镇,将弃渣综合利用至当地生产建设,如作为地方石料场使用,签订移交协议,明确防护责任[3]。

对于未能利用的余方,要统筹发挥各行业对渣场选址的优势,周全、慎重选址。首先,建议各专项评估单位在可研阶段对山岭隧道附近进行大范围排查,如水土流失区、地质灾害点、矿产资源以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公益林、古树名木等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为后续渣场选址提供基础性资料;其次,设计单位在各专项评估排查的基础上,搜集最新当地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资料进行叠图识别,并结合工程地质水文资料初选渣场位置。然后,建设单位组织国土、规划、水利、环保、林业等各相关部门,各专项评价、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以及渣场利益相关人进行现场踏勘和核对,从各专业角度复核渣场选址的合理性,在结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弃渣场选址方案。

3.3 弃渣场选址方案报备

建设单位应将弃渣场选址方案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审查,考虑水土保持法赋予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所选渣场的合法地位以及渣场涉及因素较多的事实,建议由水利部门牵头并联合其他主管部门召开联席审查会,邀请各行业专家、各专项评价单位及各利益相关方参会,设计单位进一步按照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弃渣场选址方案。建设单位将最终方案报主管部门备案,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弃渣选址方案施工,监理单位落实日常监督职责。

4 结语

山岭隧道弃渣场选址不当,不但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福建省某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实例解析,结合弃渣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过程原因分析,从渣场选址时机、发挥各行业优势及选址方案报备角度给出解决渣场选址的针对性建议。坚持合法、安全、环保、经济的弃渣场选址原则,可更好的促进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猜你喜欢

山岭渣场长输
太古长输供热管线温降统计及分析
长输管道建设中焊接技术的研究
两河口水电站开挖Ⅱ标渣场运行维护与管理办法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德泽水库枢纽水井渣场设计和管理思考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五一水库工程平地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浅谈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施工工艺研究
公路山岭隧道施工期衬砌及结构系统可靠性研究
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