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

2020-01-12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源性尿量膀胱

赵 蕾

(辽宁省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一科,辽宁 沈阳 110032)

神经源性膀胱能够造成尿道以及膀胱的功能性障碍,是神经系统产生病变引起的,是指较多吓尿路症状的总称[1]。神经源性膀胱由脊髓损伤导致,这一种原因比较常见,造成排尿功能异常问题,以及使膀胱较为膨胀和排净障碍,会对腔内黏膜充血水肿,并且有较大概率引起结石、肾脏积水、尿道感染等症状,从而严重会造成患儿死亡[2]。经研究资料得知,采用有效的治疗以及积极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相关功能出现异常,有效恢复肾脏功能[3]。本次研究对综合康复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儿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所收治患儿3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6.5(4.0 3±0.41)岁,体质量(10.32±2.76)kg,患儿病重例评分(71.38±1.32)分;对照组15例患儿,男9例,女6例,年龄2~5.5(3.08±0.37)岁,体质量(10.18±2.66)kg,患儿病重例评分(78.38±1.34),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治疗研究经我院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本研究患儿家长均自愿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定时对导尿管进行开启和关闭,同时进行饮食管理、服药护理、以及心理干预等。研究组要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康复护理,要进行膀胱排尿练习。根据测定结果、患儿年龄和体质量为患儿制定饮水计划,合理安排清洁间歇导尿的时间,避免影响其他康复治疗及夜间睡眠,可根据尿量适当调整饮水量以防止UTI,导尿次数一般为每天4~8次,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排尿次数进行加减。了解患儿菌尿及UTI情况,肾积水等上尿路情况,并且要了解患儿膀胱容量及变化,根据患儿情况进行1次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检测SBC变化情况。结合饮水量和每次导尿量,调整导尿时间间隔,如果导尿量超过SBC,要缩短导尿时间间隔,在膀胱达到安全容量前进行导尿。并予患儿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改善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进行排尿习惯训练,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鼓励患儿进行训练,在患儿起床时、饮食前、睡觉前的30 min内,同时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程度合理调整排尿时间与排尿次数。在训练盆底肌时,护理人员要将患儿腹部、下肢以及臀部肌肉无收缩状态情况下,主动收缩尾骨与耻骨相邻的肌肉,每次收缩时间保持5~10 s,每组10次,每日要进行2~3组,也可在桥式下辅助患儿进行盆底肌训练。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鼓励患儿进行排尿,使患儿能够对排尿练习有依从性,促使患儿能够自主排尿。在护理期间要将患儿的排尿数据进行统计。

1.3 疗效标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效果,显效指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后患儿尿液白细胞计数和剩余尿量有明显减少,不需要采用导尿;有效指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后患儿尿液白细胞计数和剩余尿量较比之前有所减少,还需要进行导尿1~4次;无效指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白细胞计数与剩余尿量相比之前没有改变,记录并进行比较两组患儿剩余尿量、膀胱容积以及排尿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相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有效例数为13例,总有效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例数为8例,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差相比具有差异(χ2=3.9683,P=0.046)。

2.2 剩余尿量、膀胱容积、排尿次数对比:研究组患儿剩余尿量、膀胱容积以及排尿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剩余尿量(χ2=57.345,P=0.001);膀胱容积(χ2=6.124,P=0.001);排尿次数膀胱容积(χ2=7.473,P=0.001)。

3 讨 论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疾病造成患儿排尿功能障碍,而引起尿液滞留、尿失禁、尿道感染等症状,促使引起肾脏衰竭[4]。严重情况会危及到患儿的生命[5]。因患儿膀胱位置比较高,尿液充满时容易在腹部触及,随着患儿的年龄不断增长,膀胱的位置逐渐降低至骨盆位置[6]。肾盂和输尿管体积较宽,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极易导致尿液滞留以及泌尿系统感染[7-8]。

我国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群体较多,此种疾病不能忽视,要对其引起重视,做好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泌尿系统护理工作[9]。在常规的护理干预上不能够对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有明显的护理效果,所以要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干预[10]。综合护理是把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在护理哲理、医护人员的职责与评价、标准化护理计划、患者教育计划、出院计划、各种护理表格的填写、以及护理质量的控制等方面都是按照护理程序为框架,每个环节紧密相连,以保障护理水平和质量。综合康复护理能够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固患者负面情绪,患者能从被动接受变为积极主动,有利于患者长久保持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并且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神经源膀胱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本文研究得知,研究组相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研究组患儿残余尿量、排尿频次、膀胱容积要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儿的排尿功能,此护理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源性尿量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腹部定时定向多频振动按摩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膀胱镜的功与过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