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研究

2020-01-12黎逢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达拉血肿

徐 艳 姚 晨 郝 菲 张 燕 黎逢光*

(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药剂科,湖北 武汉 430010)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常见急危重症,属于脑血管疾病范畴,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等特点。发病后血肿对患者脑部及其周围组织造成的机械性压迫或继发性脑缺血属于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大量神经细胞钙超载及氧阴离子自由基诱发的损害属于主要病理性改变[1]。现阶段脑出血引发的神经细胞急性坏死并无针对性治疗方式,但可给予一系列措施对坏死区周围缺血的神经细胞予以及时抢救,对继发性脑损伤予以减轻,以免病情恶化,同时对预后予以改善。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49)与对比组(n=49),研究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50±10.50)岁,病灶位置:小脑18例、丘脑11例、基底区20例,出血量9~25 mL,平均出血量(17.50±8.50)mL;对比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2.50±10.50)岁,病灶位置:小脑19例、丘脑18例、基底区12例,出血量8~25 mL,平均出血量(16.50±8.50)mL;在统计学中对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量等基础资料予以比较分析显示并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价值显著。

1.2 方法:对比组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血压控制、止血、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干预等,针对入院后即处于意识障碍状态的患者需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及鼻饲饮食护理,针对呼吸衰竭患者可基于呼吸机干预治疗。研究组基于对比组常规治疗当时,再加以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将30 mg依达拉奉与100 mL生理盐水充分混合予以静脉滴注治疗,治疗频率2次/天;将10 mg尼莫地平与浓度为5%的500 mL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予以静脉滴注治疗,治疗频率1次/天,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后续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分析。

1.3 观察指标: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血肿量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效果评价指标: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2];血肿情况评价采用ESS(欧洲卒中评分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数据,χ2、(%)分别表示计数资料,t、(±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P<0.05)则表示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研究组(n=49),显效19例、好转29例、无效1例,总有效48例,占比97.96%;对比组(n=49),显效14例、好转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37例,占比75.51%;(χ2=10.731,P=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2.2 两组神经功能及血肿情况比较:研究组(n=49),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8.33±2.84)分、患者血肿量(16.33±2.87)mL;对比组(n=49),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11.24±1.67)分、患者血肿量(20.67±3.84)mL;(t=6.183,P=0.000;t=6.337,P=0.000),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血肿量亦低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临床中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造成此种原因的主要由于血肿占位可导致患者脑组织损害及继发性缺血[3]。其中脑水肿、继发性脑缺血可释放各种损害因子,影响损害结果。据相关研究显示该疾病病死率可达30%左右,即使患者存活也有大部分可能出现各类后遗症状,对后续生活质量产生影响[4]。患者出现脑出血等症状后可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可直接导致组织坏死,使得神经细胞内钙离子出现超载现象,进一步出现大量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出现血管痉挛等症状,加重病情。现阶段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及降颅压治疗,上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患者临床症状予以缓解及减轻,但依旧存在治疗效果欠佳等情况。故探寻行之有效的治疗对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病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据相关研究显示基于基础治疗加以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可减轻继发损伤,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改善预后。

尼莫地平属于二氢砒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对脑血管选择性较强,与同类型药物相比具备较高的脂溶性,可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对相关症状予以治疗。其可达以下效果,其一,对脑出血继发性缺血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并对血管产生直接扩张作用,从根本上改善脑部缺血状态,减少缺血性损伤的发生[5]。同时可对脑循环情况予以有效改善,避免血肿对其周围组织造成严重压迫。依达拉奉属于新型自由基清除剂,是现阶段临床唯一投入使用的自由基清除剂,同时其也属于抗氧化剂,其可有效对脑出血周围性缺血神经元死亡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抑制脂质过氧化,对血脑能量生成障碍及其屏障破坏等情况予以减轻,抑制炎性介质白三烯生成,进一步发挥抗炎作用。本研究中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显示其治疗方案较佳,可以有效保障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较低及血肿量较小显示研究组治疗方案安全性更高[6]。本研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相较于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而言更具优势,且最终关于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血肿量等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综上所述,将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保障治疗安全,故可进一步于临床中运用。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达拉血肿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载体材料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性质研究*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