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分析

2020-01-11姚军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姚军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计算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计算教学,学生就无法进行数学学习,可以说计算教学是学习小学数学的基础,小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计算能力,进而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计算教学还能够极大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发散式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不但要教授知识点,还要让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技能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能力就是基础,良好的运算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利用最简单的运算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当作教学的核心内容。

针对小学生来说,要想运算能力得到提高,就需要运算定律的支撑,需要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学习,不断地解决、完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知识的储备能力,强化数学思维。但是我们都知道思维不是立刻就能够学习到的,而需要我们大量的知识积累。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进行关于数学问题的分析,强化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把数学思维应用到数学计算中,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需要学习的不仅是相关理论知识,更应该学习的是一种利用知识的能力,学会如何利用这个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直用着传统的授课形式,而学生一直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学生没有自主性,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很难提起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不断尝试让学生自己接触新鲜事物,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中的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教学的场景,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一条小河里面,有很多小鱼在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有12个人一起来钓鱼,他们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收获满满,在清点鱼的总量时,发现平均每人钓了10条鱼,那么请问他们一共钓了多少鱼?

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来解决类似的一些问题,用这些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能够带着问题来看教材,最终得到正确答案,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提高核心素养。

(二)结合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运用知识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教师应该不断关注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应用这些知识,以此提高核心素养能力。

在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中,教师在讲解除法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小张放学之后帮助家里买菜,花费了15.5元,买了5斤白菜,那么一斤白菜多少钱?这个场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解答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应用。

(三)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学习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开展团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相互交流,进而发挥团队的力量,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學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开始学习这门课之前,收集有这些形状的物品,引导学生用小组形式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团队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核心素养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能力,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但是忽视了对于品质的培养,这样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