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兽医医德观

2020-01-11徐国栋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医德兽医动物

徐国栋,刘 莹,骆 维

(1.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402;2.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061)

毋庸置疑,从当代社会道德建设角度看,在动物疾病诊疗过程中,临床兽医人员是需要讲究医德的,那么,应该怎样提高兽医医德修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对中国兽医医德形成史进行简要回顾,并提出临床兽医医德养成的途径。

1 中国兽医医德形成史简述

中国兽医医德形成史可以从兽医职业道德(以下简称兽医医德) 理论和动物保护意识角度加以论述。前者是关于兽医医德理论形成的历程;在世界范围内,医学或兽医学应用实验动物试验、进行野生动物和畜禽疾病防治的过程越来越需要遵从动物福利规则,人们也越来越呼吁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动物福利意识,后者就成为衡量兽医医德的部分依据。以下,笔者将中国兽医医德思想形成史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进行简要回顾:第一阶段:自中国兽医职业形成、发展到第一所西兽医学校成立前,该阶段几乎贯穿了引入西兽医前的传统兽医学(即中兽医学)史,期间没有经典中兽医医德理论出现,但先民已经有了动物保护意识。祖国传统兽医学起源于原始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时期,历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朝代更迭,直到清未第一所西兽医学校(即北洋陆军马医学堂,1904年12月)成立,标志着西兽医教育体系在中国的诞生,因中、西文化对世界本质认知的不同,决定了中、西兽医学诊疗理念上的本质差别,故自此业界将中、西兽医分别称谓[1-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临床兽医从事的职业,介于农、医间,农家学派(始于先秦时期)间,虽有关于畜牧兽医知识的著述[4],但未见有较系统、完备的中兽医医德理论,而此期间中医医德理论却在不断嬗变、创新和完善,以“仁”为核心的医德理论代有迭出,尤其是融合了儒家仁爱、释家慈悲、道家无欲思想的《大医精诚》,其丰富的医德内涵仍具当代价值,而《外科正宗》因“五戒十要”的提出使其成为重要的世界医德文献[5-9]。

在动物保护意识方面,最迟从商汤时代起,历代先贤开始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著书立说,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进行理性思考,尤其是对虐待或虐食动物等人性扭曲行为进行教化,在“天人合一”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动物的伦理思想[10]。

笔者认为此阶段兽医医德人文理论相对空白的原因包括:(1) 期间可能出现过兽医医德理论方面的经典文献,但已佚失或尚未发现。推测存在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低,因为不见有文献记述、辑录或口- 口相传的信息,也不见有秉承兽医医德的行风形成。(2)该阶段多数兽医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没有出现形而上的兽医医德思想。尽管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兽医从畜牧业分化出来,逐渐演进到服务统治阶级为主的行业,但统治者重视和利用的只是兽医技术,官方(在朝)和民间(在野)兽医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官方兽医不能深入参与到国家上层建筑的构建中,缺乏意识形态领域参与权和主导权,例如《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的医学分类中也只是设有“兽医下士4人”而已;在传统的中国农耕社会中,多数民间兽医缺少深厚的文化知识背景和基础,不若历代医学名家,精通儒、释、道或兼收并蓄的兽医名家极少,不能从人文角度深刻思考兽医的社会价值和职业精神,不见有专为兽医医德著书立说的文献。(3)生存条件决定意识形态深邃性。朝代更迭、政治晦暗、社会动荡的时代,若从业兽医的生活经常处于食不果腹窘境,则良心丧于困地、道德败于无形的情况就会发生,此时恐怕难以顾及形而上的兽医医德,更不要说形成理论或思想了。(4)散落在兽医文献中的点滴兽医医德论述较零星和泛泛,未能突出兽医职业特点,思想不深邃。如果非要牵强地说古籍中有关于兽医医德的论述记载,那也是零星和泛泛的,针对兽医先贤医德的评价多以个人医德高尚、治学严谨、提高医技作为论据,例如对喻仁、喻杰(明)为国为民、不计功利的评价仅只言片语,未能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并最终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4、11]。可以说,与人类医学的医德理论相比,兽医在职业道德认知的广度、深度上差之甚远。(5)兼职兽医的医学名家多在人类医学医德思想上有所积淀和发挥,而忽视对兽医医德的论述。历史上,有些医学先贤是中医兼兽医,人、兽病兼治,但他们更关注人类医学医德的思考和论述,如华佗、葛洪、孙思邈、赵洪敏[2、12]。

第二阶段:自第一所西兽医学校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该阶段历时较短,可以看作是中、西兽医学的先期交融史,期间仍不见有较系统、适于中国国情的兽医医德理论出现,但已经出现动物保护内容的书籍和组织。期间,中国社会动荡,中外、新旧思想碰撞交融,不见有中兽医医德理论方面的建树,例如对中兽医古籍的发掘整理工作,仅从文献名看,古籍没有关于中兽医医德的主旨专论,发掘和利用集中在诊疗技术、用药方法上[2、13];在西兽医医德方面,学校学制中总体缺乏兽医医德教育,例如从1904年(北洋马医学堂创建)到1946年(国立兽医学院创建)间,创建了10 所西兽医学校,其中仅1 所(上海兽医专科学校,1931)开设了《服务道德》课程、1 所(国立兽医专科学院,1946)开设了《三民主义》课程;此外,最初成立兽医学会(1935年)的主旨只是兽医诊疗技术的学术交流[2]。

在动物保护方面,有的专业书籍(如《动物学》,周建人主编,1933)开始对学生灌输动物保护思想,此外,“中国保护动物会” 的成立(1934年)虽终是未竞之业,但已开国内动物保护组织之先河[10]。

第三阶段:自新中国成立至今,该阶段制定的多部法律法规使兽医职业有法可依,对兽医道德建设起到强制性促进作用,并在国家层面形成兽医道德规范,已有学者开始专注兽医医德研究,还未见有影响力的兽医医德人文思想,全社会动物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在兽医医德建设方面,仅举五例加以佐证:(1)建国后,我国兽医法律体系建设历经空白缺失、稳步推进、快速发展三个阶段,自2008年至今处于全面发展阶段[14-17],虽然体系仍有待完善,但法制建设无疑将会推动兽医职业道德更快更好发展。(2)2012年1月1日起,中国兽医协会制定的《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开始实施,以规范兽医执业行为,促进行业道德水平提升,但文哲思想不强,可操作性较差,未见有关于实施效果的专项调查报告。(3)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知名专家呼吁中兽医的发展,更多关注于中兽医事业和学术层面[18]。(4)从中国兽医图书涉及的内容看,几乎不见有研究兽医医德的文献[19]。(5)兽医医德意识未能在当前社会层面、行业内部激发最大共鸣。少有从人文角度思考兽医医德的专论,高等院校普遍没有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可喜的是已经有学者开始站在时代前沿专注兽医医德的探讨、研究[20-21]。

在动物保护方面,党和政府在国家层面通过立法推动动物保护工作,动物保护组织和志愿者增多。例如:(1)《宪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民法通则》、《物权法》、《陆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条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内容,我国在加强国际间合作、保护栖息地、保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2)动物保护组织、有爱心的志愿者在动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3)动物福利方向的法律呼之欲出[22-23]。

2 临床兽医医德养成的途径

2.1 临床兽医的范围

兽医的初意是给动物看病的医生,兽医行为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类驯养野生动物时代,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兽医职业最终完成了 “业余-专业-职业”的历史演化[24]。在世界兽医学史上,“兽医”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25],1904年12月后,国内的业界开始区分中、西兽医[2-3],社会变迁、政权和制度变换,历史便赋予兽医职业既要承担古老的使命,又要不断应对新的挑战。近来,兽医学被拓宽成动物医学,其服务内容更加广泛,导致不同组织机构和学者对兽医的理解和定义略有差异[14、24]。从职业上讲,兽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兽医可以在教育、科研、军队、公共卫生、动物卫生、环境保护等行业内任职,又可分为公共兽医和民间兽医;狭义兽医指从事动物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的兽医,如从事动物疫病检测的实验室人员。

本文“兽医医德”所指的是兽医是临床兽医,指直接接待畜主、接触动物,对未发病动物进行疾病预防指导、对患病动物进行临床诊疗实践的兽医。需要说明两点:(1)这时所讲的临床兽医并不一定已经取得执业兽医资格。例如中兽医传承人[26]、从事兽医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进行动物疾病诊疗实践时,都是实质上的临床兽医。(2)这里所讲的动物是指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主的脊椎动物,包括了役用动物、经济动物、伴侶动物、观赏动物、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等。

2.2 对兽医医德养成的思考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个人的整体道德境界会通过日常言行展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兽医医德应看作是临床兽医在动物疾病诊疗活动中职业道德的综合体现。以下从个人、行业兽医医德养成方面加以探讨:

2.2.1 个人兽医医德养成的途径

德术双馨才是大医,文材并重方成功德。个人品质决定职业道德特征,前者主要受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国家价值导向、社会风气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个人兽医医德养成需要:(1)努力提高人文修养和政治修养。其根本目的仍在于践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医德高尚的临床兽医就是要以职业为载体,籍此升华人生境界,让生命过程更加完美,如果没有明确“三观”,便会迷失人生方向,便会在职业方向上无所适从,何谈人生境界? 临床兽医的职业特点是服务于养殖者、诊疗于动物,只有不断从人文学科中汲取精神营养、反思社会现象、看透大千世界众生相、体味人间百态、不被浮云遮望眼、读懂人生、找到真谛,才能在动物疾病诊疗活动中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优秀品德、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最终修成正果,这就需要不断在先贤典籍中寻求哲理,在现实社会中学习榜样;临床兽医若脱离他所生存的时代和环境而清谈修养就会变得玄奥空洞,提高政治修养就是要站在新时代,充分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把握社会发展大方向,明大德、识大理、内心光明存良知,才能认清临床兽医职业的发展方向,在现实社会中找准能够发光发热实现价值的位置;临床兽医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便会有情、物的欲望和需求,但凡做事都要有“度”,道德良知宽于法律法规范畴,它就是均衡服务与回报、权衡取与舍的圭臬。(2)努力提高动物疾病诊疗水平。自古庸医误人比比是,兽医诊疗无不然。临床兽医要始终明确诊疗的技术目的,所有养殖者期盼的服务质量必然是高效、快捷、实用、经济的,没有高超的医术何谈以高尚的医德服务于养殖者? 而高超的医术且幽且微,能够长期保持诊疗成功率较高的兽医必然具备以下九方面素质:牢固掌握兽医专业知识、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如畜牧学各科)、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人类医学各科)、保持精勤不倦的专业精神、具有向科学靠拢的自由精神、具有拿来主义的务实精神、具有谦虚谨慎的治学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2.2.2 行业兽医医德养成的途径

法律法规是保障,行业道德是内涵。笔者认为行业内高尚兽医医德的养成取决于:(1) 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在发展,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与其相适应的普适性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底蕴又辉映时代精神,将其融入兽医医德建设中,后者便有了源泉和根本,普适性行业价值观便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2)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是成文的硬性规矩,业内所有人必须遵守,最重要的是法条应具可操作性,要普遍遵法、严格执法。(3)临床兽医的社会地位。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应该想方设法提高临床兽医的社会地位,尊重和善待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这样他们才能自尊自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4)教育引导的力度。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兽医医德或动物保护(伦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增设兽医道德建设组织、制定兽医医德考核办法、加强业内继续教育、建立兽医诊疗激励制度、成立动物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等方式进行正向职业道德引导,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思想是绝对要摒弃的。

以上,是笔者关于兽医医德形成与养成的粗略看法,具有深远影响的兽医医德思想尚未形成,其内涵应该丰富且深邃,取决于社会文明程度和个人修养水平,决非一朝一夕就能蔚然成风,兽医医德建设仍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医德兽医动物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临床医德实践对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价值
我是兽医志愿者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