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2020-01-10邹燕燕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授核心素养

文邹燕燕

信息技术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已经在科学领域、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化设备不断增加,大部分人群渐渐忽略了信息技术学科在初中基础学科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意义。据调查,86%的初中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不了解,甚至连基本的盲打都不会,可见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能力非常薄弱。因此,越来越多教师纷纷开始寻求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能力的方法[1]。

一、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标的提出,如同一道惊雷,唤起了社会、学校对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到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开始积极应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开拓眼界、丰富知识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为学生将来毕业以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机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虽然不会列入中考考试科目,但完善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多方位的发展,促使其成为全能型人才。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能力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理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

据调查,45%的初中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也只教授理论课程。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能力,就需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动手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能力全方位发展。例如,在教授计算机指法的时候,可以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教师先为学生讲解理论部分,然后让学生通过实操进行练习,这样可以帮助早日掌握计算机的指法[2]。

(二)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

核心素养教学对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并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旨在让学生在愉快、开放的课堂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学习。

例如,教授“走进网络教室”时,教师:“网络教室和大家平常接触到的网吧存在着实质性的区别,那么,大家可以说说都有哪些区别吗?”有部分学生说道:“不可以大声喧哗”,还有学生答道:“不可以玩游戏”,有的学生说:“要保持网络教室的卫生和纪律”。通过学生自己的认识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可以活跃信息技术课堂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自觉遵守相关纪律(这里指的是室内理论课)。

(三)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

良好的学习意识,是学生学习所有知识的前提。只有在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时,才能带来最大的课堂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信息技术课程不同其他课程,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应用,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在很大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3]。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内容不熟悉,无法做到对自己意识的正确引导。加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日常操作和不良网站的浏览。引导学生从网络上学习绿色、健康信息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教授“遨游Internet”时,“我记得有不少同学喜欢阅读,下面老师告诉大家几个适合同学们阅读的网站,大家打开浏览器输入www.xx.com就可以看到很多书籍了。”为了规范学生课上浏览内容,教师可以让大家保留当堂课程的浏览记录,对于浏览不良网站的学生进行谈话和思想教育,避免学生自治能力不够走上弯路。

另外,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播放一些相关的信息技术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这些视频资料明白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他们的作用有哪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望和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能力和其他学科素养能力对学生来说同样重要,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教师一定要根据课程特点,不断探索和研究,帮助学生构建完善、全面的知识脉络,让学生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教授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