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课前两分钟有效性研究

2020-01-10孟红亚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倍数注意力图形

孟红亚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600)

数学课堂课前的两分钟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重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有效利用课前两分钟,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数学课堂课前两分钟的教学策略[1]。

一、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数学课堂前两分钟的导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课堂前两分钟的教学工作。比如,学习奇数和偶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里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接力游戏”,被点到的学生都要说偶数,第1个同学说2,那么第2个同学就得说4,第1个同学说12,第2个同学就得说14等。教师也可以让他们都说3的倍数的数,比如第1个同学说3,第2个同学就得说6,第1个同学说15,那么第2个同学就得说18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游戏难度,比如4的倍数,7的倍数,9的倍数,11的倍数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课堂上,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2]。

二、根据不同年级阶段设置课前两分钟的内容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前两分钟的内容也要有所不同: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学习时间短,对数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计算上,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前两分钟的内容设定上偏向生活化数学常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被运用到生活中去。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逐渐接触乘除法,这时就要围绕数学教材内容,将计算作为课前两分钟的展示要素,让学生在运算中提高计算能力,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数学例子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奥秘,让学生爱上数学。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和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理论知识,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理论原理,同时加强对旧知识的温习,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增长,为了让学生都能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这两分钟的时间内总结学生预习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就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数学知识较为复杂,难点也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对课前两分钟的内容进行调整,帮助学生解决好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在两分钟的时间内进行强化和记忆,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趁着这三分钟的时间解决自己的疑问。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布置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增加小学数学课堂课前两分钟的趣味性

为了更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活泼有趣的情景,把教材内容迅速形象化,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3]。

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千手观音节目的录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千手观音这个节目的具体印象,分析其中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美。然后向学生展示具有对称性质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讨论,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哪些有对称特点的物体,进而对学生进行提问:“生活中的很多图形都有对称的特点,而且应用非常广泛,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如果好奇的话,就跟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吧!”

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还能适当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视频和图片上,进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前两分钟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提高上课时的注意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帮助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倍数注意力图形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让注意力“飞”回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倍数魔法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分图形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