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0-01-10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课本课外阅读核心

李 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二小学 新疆哈密 839000)

一、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语言的构建、对文化的理解、思维的理解以及审美的鉴赏体现。其具体包括语文相关语言的运用、语文学习思维方面的发展、语文文化知识的传承、学生审美情趣的创造。其中,语文相关语言的运用体现在字词的多样化、成语的多用化、作文写作的情感代入。培养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锻炼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拓展知识范围,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挖掘文章中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收获前人的智慧结晶,以此促成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并最终在生活中运用自己的能力实践创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得到多方面的充分发展,促进他们成长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2]。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阅读的训练要“精”,不要“广而泛”,精读文章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阅读技巧,深刻理解文章含义,良好的阅读能力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而粗略的阅读并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收获知识,这不利于学生未来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建立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对文章的理解,集思广益,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小组交流中吸取他人优点,补充自己的思考结果,在共同阅读探究中收获优秀高质的写作方法,提高自身阅读能力。例如,教学《珍珠鸟》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组,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共同分析,最终将思考结果展示分享,如:针对珍珠鸟的描写,作者是如何体现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相关角度分析整篇文章的核心主题及描写手法等。通过这种小组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在与同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3]。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奇的事物总是抱有好奇心,这种行为特征和性格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精力,不能静下来阅读文章。然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行为特征,丰富课堂内容,创设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情境式教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语文阅读活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在情境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在自主发展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基于学生的特点,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进而沉浸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其阅读与写作的潜能,锻炼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实现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学《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课本《小英雄雨来》进行编排,小学生正是处于对英雄人物的崇拜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其特点,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用再现情境的方式去演绎课本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价值理念。

(三)拓展课外阅读,延伸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内容是不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更多的文章来锻炼。因此,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扩充课堂知识,结合国内外文学作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选择课外阅读作品时要针对课本文章内容进行延伸,在充分理解课本文章的基础之上,加强语文阅读的难度和深度,根据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使学生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语文阅读能力,实现从教师引导阅读文章到自己自主思考探究的转变过程。例如,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本篇课文之后,开展关于鲁迅先生文章的阅读活动,比如《少年闰土》之后的《再见闰土》,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过程,感受当时社会背景的黑暗与残酷。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素材,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想,在一个浓厚的文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课本课外阅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