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探究

2020-01-10吕诗颖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微课探究

吕诗颖

(安徽省蚌埠第二十六中学燕京校区 安徽蚌埠 233000)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走进学生的教学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采用教学视频的方式,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整合为学习小视频。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微课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还可以应用在课外学习中,可在课前预习和课下巩固复习时使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的课堂教学顺应如今的教育改革趋势,创建高效课堂,科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特点与优势

微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微课还有一定的形象性,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还不能全面看待问题,思维能力的展还处在过渡阶段,遇到问题都是比较直观、形象地看待,遇到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时会不知所措,进而可能会丧失学习的信心,而微课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思考数学问题,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点,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

二、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创建问题性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课本知识内容的教授,也要关注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结合小学生的性格、年龄及学习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推理、验证等方面的能力,进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要结合教学实际,选取真实的生活原型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2]。

例如,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教室中现有的简单物品,观察物品的上下左右是怎样的形状并画出来,创建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利用微课创建问题,可以绘制一些复杂的物品摆放,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物品摆放,熟练掌握观察物品的技巧,以自主解决此类数学问题。

(二)开展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更容易发挥自我和表现自我,针对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勇于表达自己,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同于别人的见解,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摒弃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交流、探究、实践的机会[3]。

例如,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关栽树的问题时,先让学生根据问题选择整理条件,根据梨树与桃树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讨论怎样进行计算,整合问题要求进行学习讨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并呈现问题结果,也可以通过画图分析、列表分析或从条件出发直接计算等,让每个方式的学生代表进行思路讲解。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制作视频动画,让学生可以形象地观察梨树与桃树的栽种情况并进行讨论计算,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丰富学习内容。

(三)构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小组交流学习可提升教学效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创建的教学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不同的问题创建,锻炼学生在不同问题情境中的应变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要定期反复给学生梳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创建复杂且综合能力较强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探究欲望,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则要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引导学生推测、验证自己提出的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综上,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探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创建微课课堂时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整合课内外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创建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给予学生轻松自由的学习空间,积累数学经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微课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解决问题的设计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