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2020-01-10李俭文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落花生群文议题

李俭文

(广州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广东广州 510220)

群文阅读是指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组合文章,并进行阅读和交流的学习方式。读写结合则是指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阅读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逻辑。因此,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与写作质量。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量,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

一、引导自主探究,总结文章规律

群文阅读的特征包含议题开放、学生主体。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总结文章规律。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文章中的写作技巧,掌握写作规律,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四季之美》为例。这是一篇描述自然景色的文章。教师在引导学习学习这篇文章时,就可以以写景文为议题,组合文章。比如,教师组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海上日出》《春》,引导学生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规律。学生在阅读与观察中发现,作者在写景时都具有条理性,像《四季之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都是按照四季顺序描写的,《海上日出》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另外写景的文章中往往会应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灵动性,同时表达作者的心情。在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写作,促进学生对文章技巧的掌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文章规律,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二、培养阅读习惯,提升学习质量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徐特立曾提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理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可以培养学生边阅读边做笔记的习惯,一方面使学生通过阅读笔记梳理阅读思路,另一方面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为写作做好铺垫,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以《两茎灯草》为例。教师可以以人物描写、人物性格为议题组合文章。在本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通过动作描写与神态描写表现了严监生吝啬的特质。教师根据文章的内涵,又分别增添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莫里哀的《悭吝人》、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以及果戈里的《死魂灵》四本书中的片段。在阅读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通过对比的方式寻找文章的异同点。每个学生的阅读笔记各有不同,像有的学生分析了五个人物吝啬的原因,从根源上了解其性格;有的学生则分析了每篇文章中描述人物吝啬手法的不同,并总结了其中的技巧。教师引导学生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学习文章,不但促进了学生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还积累了相关素材,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深化阅读内容,提升精神境界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促进学生深化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可以要求学生就议题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梳理自己在阅读文章时的思绪。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针对学生思路进行指导性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升华精神境界[2]。

以《落花生》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以落花生的寓意为议题,组合了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茶花赋》几篇文章。在学生阅读这几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总结这几篇文章的相同点。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这几篇文章都是通过植物描写传递了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像《落花生》中赞扬了落花生实用的品质,同时教育读者不要只关注外表,要注重实用价值,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完这几篇文章之后,要求学生任选一篇文章的观点,或设计类似的议题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同时也会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深化文章内涵,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最终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文从引导自主探究、培养阅读习惯、深化阅读内容三个角度就群文阅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进行了探索。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练习。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为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策略方面的探究打开思路,使小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发展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落花生群文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