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2020-01-10刘海彪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热身精神

刘海彪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 广东珠海 519000)

近年来,如何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备受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自此,全国大中小学开始推行新一轮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踊跃探索与实践[1]。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灵魂,主要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国情党情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使其自觉养成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的情怀,从而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个人利益绝对服从集体利益等崇高精神[2]。在本文中,笔者将着重探讨集体主义精神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渗透问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较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体育课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于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融入集体主义精神就尤为重要。

一、小学体育课堂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优场合

(一)小学生身体尚未发育成熟

在小学阶段,学生运动系统表现为骨组织强度、硬度差,易变形;关节牢固性稳定性较差;肌肉力量弱,易疲劳。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肌纤维较细,收缩力量弱,心脏泵血力量小。呼吸系统表现为胸廓狭小,呼吸肌力量弱,肺活量小。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于是,在这个阶段,大负荷的力量、技巧训练为时尚早,练习内容应注重生动性、趣味性、多样性。对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关注的要点在于运动意识和坚毅、自信、勇敢,不畏难、不怕难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小学生三观尚未成型

在心理层面上,受到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此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处于剧烈变化时期,尚未稳固定形,可塑性强,是优良品质建立的关键时期,需要指路人进行必要的道路指引。而体育课堂因其显著实践性的特点,最能在具体场合下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做出及时反馈,加之体育老师亲和力高,在长期的艰苦训练后往往具有坚毅、吃苦耐劳的良好精神品质,这就为学生正确三观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课堂环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为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个人的部分权利必须向集体让渡,与之相衍生的精神包括遵守秩序、重视纪律、敬畏规则,听从指挥等。笔者认为,在体育课堂中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元素以培养其集体主义意识:上下课的仪式感、课前热身、口哨使用。

(一)上下课的仪式感

这一部分在实践中往往被忽略,但最为关键。体育课往往在室外进行,活动范围相较更广,这一阶段的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上下课的仪式感,就是在告诉学生体育课堂不同于放学后的室外活动,是需要予以重视的场合,需要每位同学自觉维护上课纪律,听从老师指挥。在这个阶段,可以事先要求体育委员带领小组长完成人数清点,确保没有无故未到的现象。上课下课时,可以设计鞠躬、拍掌等环节,用简单的动作打造仪式感,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体育课堂的重要性。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介绍今天这堂课的课程大纲、提出具体的要求,讲解内容的要点;在课堂末尾对本节课作出总结,做的好的地方提出表扬,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同时找出一个本节课的标杆榜样,公开表扬进行鼓励,为学生的认识做出导向。

(二)课前热身

在实践中,这个环节往往沦为形式,但却与学生安全关系紧密,甚至可以对这个环节稍加利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传统热身方式为体育老师在前面带领学生完成,但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学生往往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此,我们可以转换角色,每节课让学生轮流带领全班同学进行热身,于是,在这种主人翁意识的指引下,学生对热身的流程会更加熟悉,拉伸效果也会更加明显,既能为之后环节的安全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

(三)口哨使用

体育课堂活动范围广,学生参与人数多,为了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对课堂活动情况进行管理,口哨的使用就尤为关键。具体而言,口哨在空旷场所中声音覆盖范围广,声音洪亮辨识度高、穿透力强,若出现课堂较为吵闹的情况或意外情况,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是老师权威感的体现。

三、体育课堂内容选择应以团队合作项目为主,关注队伍活动情况

为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在项目的选择上,应以团队合作类项目为主,如拔河、接力赛、篮球赛、足球赛等。在活动开始前,应向学生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完成条件、胜出条件等,同时活动设计应符合“只有团结一致才能胜利”的宗旨。

(一)活动开始前,确保每支队伍实力大致相当

在活动开始前,可依照身高对学生进行大致的分组,再结合学生的体重、体育活动经历等进行微调,此后,再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在比赛开始前,各组实力大致相等,以保证竞技活动的公平性。同时,要求每个组选出小组长,即本团队中的核心领导者,确保老师的指令可以流畅地传递到每个团队,避免队伍出现群龙无首的现象。此外,要求每个团队为自己命名,并想好口号,老师做好记录,以打造团队归属感,塑造活动意义感。

(二)活动进行中,关注每支队伍的活动情况

经过以上的分组,每个团队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同成员的分化,大致包括能力突出者、表现中游者、较为弱势者和不愿参与者。针对不同的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况,关注学生的表现,在这一阶段老师所给予的反馈尤为重要。

四、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身体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健全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将集体主义精神建设贯穿于教学、比赛全过程,通过课堂环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做到“润物无声”,由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热身精神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论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的教育意蕴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拿出精神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