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政思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党中央未来将会将高校思政工作看作为教育部门的重点方向,“各门课都需要守好一段渠”将会成为高校的教学核心,未来高校教学的过程中,各个学科都将承担起思政教学的作用,从而形成协同教学的良好局面。同时,未来的高校教学需要始终坚持能够将教育与影响进行融合,从而将其他课程的作用进行加强,呈现出更好的思政课程教学水平。未来的高校思政教学将不再是一门课程的责任,而是多门课程的共同责任。

一、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导致教育的迷失。青年学生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的三观正在形成,而一切接收到的信息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各种非主流思想、网络舆论等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国家与社会输送高等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仅需要培养给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更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各处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教学的过程中要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责任,这就要求高校一切课程的通力合作,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2]。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实际建设中难免存在各种不适应,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认识。

二、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认识

1.课程思政建设应重视顶层设计

未来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学需要始终明确,这属于非常重要的系统教学工程,只有加强了顶层教学设计,才能够逐步向下落实各种教学措施,全面规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要明确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教学效果,成了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明确部门责任;通过建立各类保障体系,激发教师创新活力,保障建设效果;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2.多种形式推动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经常性地开展理论学习、邀请先进典型来院宣讲等方式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促进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意识;通过举办各类比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的作用,进行传帮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培养,切实让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把思政元素融入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3.处理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

思政课程是一门课程,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而课程思政不是指某一门课程,而是贯穿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部课程,包括实践类课程。但是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思政课或者思政老师,各类公共课、专业课教师都要发挥思政作用。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增强非思政课专业教师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找到自己的课程和思政课的融合点、难点和薄弱点,从而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协力去做一些工作,努力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步调一致、相互促进[3]。

4.密切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的目标导向,各专业负责人要在遵循专业人才需求、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将课程思政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修订完善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4]。各类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必须深入梳理和准确把握各专业类课程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有的课程思政元素和课程思政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设定称为给教学设置、教学大纲核准、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从而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在教学大纲修订的过程中、教学选编的过程中、教案编写的过程中,都需要在其中贯穿思政教学。比如对于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宣传正面的人物精神、校友事迹,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宽广胸怀和社会认同感。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需要在新时期的立德树人目标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视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升育人的工作力度;多种形式推动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切实让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密切关系,加强思政课程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的联系;密切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提升院校育人的质量,促进院校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人才[5]。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