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教”
——本科生基础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1-10徐伟伟王腾飞曲晓英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以赛促教创新性本科生

徐伟伟 王腾飞 曲晓英

(1.贵州民族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本科生基础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厚实的实践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注重本科生开放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其社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并且也能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和从事科研事业奠定基础。

一、以赛促教,丰富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模式上,发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1],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以比赛为基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社会竞争力。在参加竞赛过程中,不仅专业知识技能得到了提升,还能发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不足。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与总结,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另外,定期组织座谈交流会,邀请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分享参加物理学术竞赛的心得体会,传授个人经验,使他们对竞赛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促进了解。

通过“以赛促教”的教学形式,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性、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多导师参与,丰富教学资源

所谓“术业有专攻”“三人行必有我师”。要采取多导师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更多的领域,掌握更多的技能。课堂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office应用、文献检索、数据处理以及相关科研软件的培训。教学过程中,各位导师还会介绍相关科学前沿,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研究动态,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的兴趣。同时,上课导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传授一些经验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科学研究有更好的认识,从而为学生以后从事科研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通过“多导师参与”,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科学前沿,拓宽了其视野。同时,激发了其科研兴趣,打开了一扇科技之门。

三、学生为主,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导”的原则,教师从旁协助,指导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内容包括课题的调研、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内容汇报等,全面以学生为主,教师提供指导。在课题调研方面,提供调研的方法以及相应工具,如提供检索网站以及VPN账号,用于文献下载;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方面,提供一些原则上的指导,不直接参与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但可以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与经费支持;在内容汇报方面,提供PPT汇报范例以及讲解如何进行工作汇报[2]。教师把握主要方向,具体课题由学生自己实施,极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参加竞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由此获得各类奖学金。这说明,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竞赛内容,同时各方面的成绩都得到了提升。这就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更是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肯定。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教学方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主动探知的习惯,为学生进行独立科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结语

结合课程建设,保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丰富了教学形式,增添了教学资源。在竞赛中,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新性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因此,基于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并结合课程改革建设,是一种有效地进行本科生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方式。同时,也为其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或者科研事业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以赛促教创新性本科生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以赛促教”学习方式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