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小班化分组实验课“合作四学”教学模式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组交流情境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第二十五中学,辽宁 抚顺 210400)

初中物理小班化分组实验课“合作四学”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适合小班型的,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分组实验课的七要素全过程为主线(这七要素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以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构建的全过程为依据,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分成四部分。

一、课前导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知识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问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是善于发现问题,有独到见解,能有效提出问题的人,所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归纳、善于提炼出问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要素。为此,笔者在实践中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

如在“压强”一课,笔者在上课初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走在沙滩上留下一串脚印,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脚印就是压力作用在沙滩上所产生的效果,从而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什么是压力的作用效果。接下来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给学生打针的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手压皮肤只是凹陷,而用针尖扎皮肤,针就能扎进皮肤呢?从而引发学生的猜想。这样创设情境,学生很容易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提出猜想,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研学:提出猜想,设计实验

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源于发现,学生提出的猜想就是他们的发现,教师要加以肯定。同时学生还会产生许多由这个知识衍生出来的相异构想,教师也不用着急纠正,鼓励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去验证就可以了。在小班化课堂中,我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说出他心里的猜想,因为学生少,机会多,这就是小班的优势所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实验产生期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设计,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实验的关键点,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初中阶段的分组实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探究规律的分组实验;一类是测量数值的分组实验,其中在新授课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探究规律的分组实验,这些规律通常是为物理知识服务的,它们基本上都是一个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或是建立一个物理量概念的引入实验。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就是为建立“压强”概念而进行的探究实验。所以在创设情境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猜想,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每个人的实验设计,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最后经小组讨论后,采用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就地取材,利用身边、手边的物品,设计简单而又说明问题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善于把抽象问题简单化、生活化的好习惯,同时揭示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热爱生活的阳光心态。

三、合作助学:分组实验,动手操作

分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主要方法。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就是一个通过大脑与双手打开知识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会通过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学生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就会很自然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和现实一定会有差距,设计实验和亲自动手做实验还有区别,有很多时候,实验设计得很好,但现实中却做不成功,这就需要学生重新审视和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不断完善,从而达到完成实验探究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己遇到问题的思考,巩固应用已学知识,才能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为例。我的班级只有28个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4个人都共同动手连接实验电路,实验过程中4个学生都要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和小灯泡的亮度,其中一个学生要负责开关的开和关,一个学生负责改变滑动变阻器,一个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还有一个学生负责计算出电功率的值。如果连接电路后,小灯泡不发光,还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查找电路故障,并加以解决等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都“闲不着”,这样学生的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得到提高。

四、提升拓学:归纳总结,评估交流

小班化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首先是组内交流,其次学生可以在教室中走动,看看其他组是怎么做的实验,实现组和组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边交流边实验,本组遇到的问题,解决不了,可以求助其他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一起进步。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既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时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学生自己就可以动起来,完全不需要老师的讲解,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解决大部分问题,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帮助学生出谋划策,教师就是学生中的一员,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和建立的知识,是记忆时间最长的,也是教学效果最好的,所以分组实验真的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通过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真的行之有效,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即使是九年级学生也非常活跃,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生在班级中有存在感,乐学、愿学,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分组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