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并蒂花开
——谈德育在《图形的周长》一课的教学渗透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花坛圆形周长

(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山东 威海 264200)

一、爱国教育——并蒂花的苏醒

青岛版教材的编排是由一个个情境图构成,情境图成了我们将德育教育带进数学课堂的最好媒介。在教学“图形的周长”一课时,我首先呈现一幅漂亮的公园图片,在学生欣赏蓝天白云、花红草绿的同时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要爱护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国教育就悄然渗透在孩子心间。

青岛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身边的、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如“我当小厨师”“美化校园”“风筝厂的见闻”“采访果蔬会”“走进新农村”“美丽的街景”等。由浅入深巧妙地将学科知识和爱国教育融合在一起,既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又增强孩子们的小主人翁的意识,培养了他们的拳拳爱国情,一举多得。

二、思维严谨——并蒂花的萌芽

严谨性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环节,发展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像《山东省中小学数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的那样,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概念清楚、言必有据、思维缜密、思路清晰的良好习惯。

“图形的周长”这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周长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周长”的理解。二是课件演示。三是沟通“周长”与日常生活联系。

片段回顾:

师:怎样才能知道花坛需要多长护栏?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怎么量,用语言描述一下。

生:沿着外面一圈的长度

师:谁能上来指一指花坛一周的长度从哪到哪呢?咱以圆形花坛为例吧。(课件呈现圆形花坛)。

学生到课件上指

师:能边指边说吗?

师:动画演示不同的围法:从这儿到这儿行吗?

动画演示继续演示:这样行吗?(板书:首尾相连)

动画演示继续演示:这样行吗?

师小结:像这样从一个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周再回到这个点。这样一周的长度就叫作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图形的周长”

师:知道了圆形的周长,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儿谁来指指。

师:看看身边物体上有周长吗?(头围、腰围、胸围)看来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让学生描述自己理解的周长概念时,孩子们普遍存在困难,于是改变以往的做法,老师课件演示,孩子做小法官判断,通过举反例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慢慢理解“沿边围”“首尾相连”这些一开始并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最后帮助学生建立了清楚的周长模型。深刻地理解周长就是一个曲线的长度,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三、理性精神——并蒂花的绽放

在测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时,我没有急于归纳计算公式,而是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在操作中让学生去感知计算的合理性和简便性。真正实现了“算法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如:在探究“长方形周长”时,有的孩子测量了四条边,用长+长+宽+宽;有的是测量了长和宽,采用长×2+宽×2,有的列式为(长+宽)×2。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了解到各种方法的优劣,便于以后会根据不同的图形理性的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探究“圆形的周长”时,已有的直尺无法解决问题时,有的孩子求助老师利用软尺进行测量,有的小组利用绳测。化曲为直得到了圆形的周长,还有的小组在老师的启发下想到了在直尺上滚动的方法。

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奠基石。

四、审美教育——并蒂花的花香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图形的周长这节课,在周长概念的探究中我选用;世界上最美的图形——圆。我出示了大量关于圆的图片,有圆形的花草、建筑、灯饰、拼图等。在探究长方形周长时,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在多种比较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逻辑美。课的最后,我用“微视频”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浓缩,帮助学生概括、记忆、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孩子们又进一步体验到数学的简洁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无痕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青岛版教材无论信息窗的呈现,还是情境图的设计,还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都蕴含着诸多德育因素,我们教师要用心去体会,于无声处听惊雷,发挥其最大的功效,真正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教书又育人。

猜你喜欢

花坛圆形周长
感情强烈的叹号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算周长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