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区块信息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一、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发展与区块链的诞生

1.信息传播与发展

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它让信息可以被记录、被存储,并在更大的范围更深入地传播。信息的积累和传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没有信息的传播,就没有交流,物质和能量就无法顺畅、和谐地流动,就不会造就今天的文明。

信息的爆炸传播,使人类社会加速地向前迈进,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让信息更广泛、更快捷、更高效、更准确地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正因为如此,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因为他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给不同地区的人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这是中国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互联网实现信息互联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得以爆炸式传播,充分发挥了信息的传播作用。互联网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互联网这个媒介上,人人都可以制造信息、传播信息、接收信息。只要一部手机,人人都可以是媒介,人类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让普通大众也开始有了话语权,让信息传播交流的渠道变得更短更快捷,信息传播的效率更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也因此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互联,实现了信息点对点传播,即“去中心化”传播,却无法解决互信的问题。互联网上互信如此之难,以至于还诞生了“水军”“刷单”“刷信用”等新生职业。互联网时代,人类为了达成“互信”,付出了很多努力,花费了很大的成本。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还有一个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就是隐私和安全问题。互联网诞生了一个新词“人肉”,即通过互联网信息去确认一个人的现实身份。因此,人类对密钥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在对数字货币的探索过程中,密钥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区块链也是密钥技术探索下的产物,是一种从信息互联到价值互联的系统。区块链的诞生解决了互信问题。区块链的出现,可以在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点对点的信任,不需要中心机构的参与,甚至不需要监督。

二、区块链与大数据的融合

“万物皆数”这个由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哲学思辨,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一直指引着人类理性地探索世界的未知领域。随着20世纪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个数化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海量数据汇聚到一起,基于大数据的全新模式开始渗透到不同的行业,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成为这个时代提升生产效率,开展活动的基础。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化社会,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开放、共享甚至是交易和流通,是万物互联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大数据时代强调的不是“大”,而是“活”,即判断一个数据是否有价值,主要的判断标准是这个数据是否被活用。让数据产生最大化价值,开放与共享是最佳的途径。然而,过去的信息传播都是中心化的。在“点对点”的信息传播中,一直都有两个难解的问题:一是信息传播的一致性问题,二是信息传播中的互信性问题。在区块链出现之前,这两个难题几乎是无解的。

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进行融合共生发展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数据方面的开放共享、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征,可以确保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的大数据平台所搜集到的数据将是真实与可靠的。伴随逐渐成熟的大数据技术也需要一个应用实体,以体现其自身价值。而大数据技术与区块链技术作为两种相互独立的互联网技术,要想实现两种技术的充分融合,不仅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更需要政府以及企业通过市场的力量将二者相融合。

科学与技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记忆、传统和神话却限定了我们的反应。在区块链技术浪潮席卷而至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区块链技术将要构建一种新的资源分配机制。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区块链(Block chain)作为革新性的技术纳入了国家行动计划。“区块链+”上升至国家战略,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区块链与各个行业产生了深度融合,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价值传输体系。在“区块链+”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取代,更不是对立,在思维创新的同时基于现有技术与基础设施的一种跨界与融合。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进行融合共生发展可以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区块链+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除了应用于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信息加密、智能合约、信用记录模块,它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尤其在高校教育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三、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

1.区块链技术让高校教育管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容易

传统知识产权一直面临确权耗时长、时效性差,用权变现艰难、流通不顺畅,维权难、溯源难这三大难题。由于侵权严重,原创作者生存艰难,创新乏力,进而导致抄袭篡改的作品长期霸占屏幕,无法获得优质内容。区块链通过程序算法自动记录信息,移除第三方,将知识产权的信息储存在互联互通、共享的全球网络系统中,无法被任意篡改,极大地提高了维权的效率,未来也许会彻底改变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格局。

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特别是声音、图像、影像这类版权,更容易引起所有权争议。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严重,原创作者会处境艰难。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难题。庆幸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也许可以成为解决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契机。高等教育院校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在线教育提供安全证书系统,以确保确权、用权、维权的安全保障。互联网技术有效地提高确权的效率,解决了高校版权证书的手续烦琐、耗时长、时效差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成效。在常规学生管理过程中,高等教育院校可依据教辅人员、专业学生、教学管理部门所产生数据信息的差异,设置对应的管理权限,避免用户权限使用管理不当对高校师生信息完整性的不利影响。

2.区块链技术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安全机制

在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首先,相关机构可以与高校教育系统中的著名高等院校、专业学院、教育机构及科研机构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构建基础数据库,为后期网络互连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相关专业技术机构可以从完善高等教育院校内师生信息管理为入手点,进行人才信息库的搭建。同时,在高等教育院校联盟系统中,增设院校信息、科研信息、学术信息、图像影像信息、公开课信息等内容,为高校教育管理领域整体数据分布式管理提供保障。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自身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对高校教育领域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影响。高等教育院校可以针对现阶段教育领域学生管理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安全隐患,采用专业算法技术+现实约束的模式,为高校教育领域学生管理提供专业、法律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避免恶意攻击对高校教育领域区块链系统的威胁。同时,高校相关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构建高等教育机构内部学生学习成绩记录、考勤记录、教学活动记录、学历学位证书验证等模块。从而有效保证整体高等教育机构学生信息记录的公开透明性。对高校教育领域区块链系统可能会发生的黑客攻击的多样模式、空间、时间段及等级进行系统分析处理。预先构建恶意攻击防范机制,构建一种新的资源分配机制,建立管理平台安全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系统自身安全体系的优化建设,以确保全面保障高校教育领域内各节点信息的安全。

3.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深层的研发尝试。而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信息管理、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特征,将会在高校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面展现尤为突出的优势。

以高校教育资源管理为例,高校可利用专业的云计算技术,在云端服务器中,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公共服务系统的构建,建立教育资源开放新生态,构建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基础应用模块和去中心化教育系统模块两大模块,将高校教育资源系统作为一个区块链发展生成过程。在区块链系统中,高校教育人员可以通过分布式数据储存的方式,在每一节点链接结构中配置相关的教学应用课件及多媒体课件。同时在每一节点之间设置数据信息互交模块,为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及独立时间戳验证提供依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数字化的检索、与读者的及时互动以及存储和保存读者信息等方面都是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高校区块链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拟构建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作为检索的核心,使文献、数据库之间互通互联,有效地实现各方数据的共享和兼容开发,让读者能够更便捷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被广泛推广、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各个领域。

结语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为高校师生信息管理及其他教育资源管理模式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高校教育方式和教学质量,对社会甚至整个国家的未来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校师生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发现和实现各活动之间的联系,不断挖掘数据间的价值,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但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同样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合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利用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发掘展现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途径,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做出贡献和参考。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区块信息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全民戮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