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的探索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目前,中医药院校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众多专家学者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上,在中医药文化发展和宣传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优秀中医药文化人才聚集地,是提供中医药文化服务的新生力量,是推动中医药应用的全面发展、传承创新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肩负着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经典、创新中医药活力、发展中医药道路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本课题组以中医药文化志愿服务为建设载体,通过宣传中医药文化和服务的实践过程,致使当代大学生最终在能够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感、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找寻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火热的实践中创造无悔的青春、在实践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参与者与建设者。本课题组经前期调研和讨论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以中医药高校为试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1]

以中医药高校为试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方式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是,首先从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为出发点,提高中医药院校外部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与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医药文化;另一方面,从内部着手,以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为主。着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使之能够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其主要体现在院校校训、学风以及师生的整体精神风貌上。为此,本课题倡导建议,以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作为发展基石、以中医药文化为主要发展方向、采用相辅相成的方式进行探究、对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全方位、全系统的发展规划,进而在校园中孕育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浓厚校风和学风;同时在学校内积极开展富有中医人文精神的文化宣传活动。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着重以宣传仲景文化为出发点,采用以中医药文化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打磨一种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模式,全面打造出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医药经典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新维度[2]。

二、以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为载体,拓展中医药文化宣传途径,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中

“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持久稳定高速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社会的领头者和接班者。他们肩负着国家的前途和希望,肩负着创造美好社会的责任。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是可塑性最佳的时期,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必定要从此阶段着手。而中小学院校是青少年接受素质教育最佳的时间和空间基点,以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为载体,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此种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中医药文化的宣传途径。在宣传过程中,高校志愿服务团队思考出具体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方式以及队伍建设方法,积极策划出各种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高校学子在宣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在年龄差距、学识层次、心理成熟层次等不同方面上的优势,从而举办出富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3]。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引领中小学生从初步了解中医药文化,到亲身体验,再到成果展示欣赏等阶段性的学习熏陶,也可以帮助他们正确了解和真正认知中医药相关知识,培养出一些健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一些保健性的运动技能,从而促进青少年从小塑造文化自信心。与此同时,高校志愿者的学子们在一系列的志愿服务与宣传活动的参与和贡献的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这不仅增强了其志愿服务能力,也提升社会学习能力,增强了中医药学子们的文化自信,对其坚定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决心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广大青少年应坚定信心,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为己任,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当每一份青春的力量,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之时,就必将成为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

三、在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坚持侧重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模式

在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坚持侧重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模式。不断创新中医药文化宣传新路径和新模式,积极对接开展走进校园、社区、乡村和家庭等系列活动,充分借助和发挥社会组织的团结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努力营造一种“自信·友爱·中医药”相结合的浓厚氛围,开创出一种中医药文化与社会生产生长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广泛选材,借助有效载体,创新活动形式,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开展出有传承、有创新、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活动,完美展示出传统中医药文化经典的特色与内涵。如充分利用中医药新时代格局下的科技力量,进行有效的帮扶。深入了解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层次群众的切身需求、根据其所在地域的特色特点,区分不同层次,突出格局重点,在实现中医药文化有效且广泛传播的过程同时,还可以锻炼提升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达到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科技助农的有效结合。保持持续的推进作用,加大发展力度,以便达到真正的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普及和帮扶助力的作用和效果。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中医药教育机构的优势,扩大宣传和普及的影响力

从目前市场上新媒体的宣传分类来看,开展或者侧重于中医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并不多见。以中医药高校为出发点,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其院校优势,打造出积极向上、形式鲜明、具有创新性前沿的中医药宣传和传播平台,更加确保了中医药文化宣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引领出中医药文化宣传的新风尚。具体实行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如,可以利用相关新媒体技术将一些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动画视频、课程课件、音频等丰富的形式体现。不再将枯燥无味的知识拘泥于平面层次,而是向着更加立体、更加有趣的立体形式呈现。同时也可以借助于博物馆、科技馆等平台进行宣传普及中医药的相关知识,为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文化学习道路提供更多的渠道、更多的路径。让愿意学习和渴望了解中医药文化的人们有机会、有途径去了解和认知,倡导正确、有效、便宜的学习方式,进而扼杀或者阻止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虚假信息在人群中传播发展;努力加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众人群的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播,宣传和普及中医药相关知识和中医药内涵精髓,传播出权威的、科学的声音进而纠正广大群体的视听,从源头上纠正一些错误的中医药文化信息,提高人们辨别中医药知识的能力[4],进而正确对待中医药的相关诊治,给予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推动和催生作用。

五、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医之魂,浩浩汤汤;杏林之声,代代相承。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的瑰宝,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在中医药高校中,提升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教育质量,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高校始终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高校在进行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传统文化时,要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积极诠释和传承、钻研中医药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同时,始终秉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充分地将正确的中医药核心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全面弘扬中医药文化思想。在多样化宣传过程中,充分利用新时代社会下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对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教育开展全方面、全方位的引领,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善喜·善学·善乐·善用”的中医药的学习与体验观念。积极努力地提升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对中医药的热忱之心。

随着新形势下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上各种方面的宣传基本上均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并且新媒体的应用一步步朝着更加灵活性、更具互动性的方向深入发展,同时这些变化也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社会群众的行为举止与内在思维,甚至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取向[5]。根据对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搜集调研的结果显示,他们汲取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不仅仅是通过于校园和课堂学习的渠道,更多摄取的途径来源于互联网,以及多种新媒体平台。同时可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思考方式,分类开展合适的中医药文化特色活动,着重思考依托优势宣传载体,创新活动的开展形式和内容,展示出中医药文化特殊的内涵,结合宣传与教育相融合的新平台,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宣传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地和当代大学生实现供需要求。在新媒体、融媒体环境下,各中医药高校更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教育机构的平台优势,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媒体载体,准确定位中药文化宣传方向,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医药新媒体精英,传播中医药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两会聚焦:中医药战“疫”收获何种启示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