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家长农村

(礼县固城镇刘李小学,甘肃 陇南 746000)

教师是很神圣的职业,为国家培养人才,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于农村。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农村教育在师资力量、教育观念等多方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形象,阻碍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也会让更多的人难以摆脱贫穷的困境,靠知识改变命运也变得难上加难。

一、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要重视教育。农村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教育,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农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师资力量欠缺、老师流动性较大

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办学条件一般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福利待遇差、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许多年轻的高学历老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老师数量少、学历低、年纪较大,且一人多职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老师一有机会就离开了,他们往往选择更高的平台去发展自我,导致农村老师的流动性较大。在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不仅是农村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也折射出农村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定问题[1]。

2.教育观念落后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家长们受的教育程度较低,思想和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而且这些家庭一般生的孩子也较多,多种原因致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很多人毕业都不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毕业同时也面临失业,更加使家长们觉得读书无用,与农村的家长相比较,城市中的很多父母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比较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孩子们知识,也教孩子们怎么做人,让他们以后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农村家长对教育的不重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3.“留守儿童”亟须关爱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很多的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导致农村的留守儿童很多。留守儿童尽管跟别的孩子一样每天都去上学,然而对于教育,家庭和学校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孩子在父母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家中的老人基本没有接受过教育,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甚至是身心健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老人们对孩子一般都很宠爱,另一方面孩子犯错了惩罚方式也不对,他们并不会和孩子好好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孩子处于叛逆期的特殊阶段,如果没有很好地教育和引导方式,很多孩子都会走偏人生的路,所以这些孩子的辍学率往往更高,这也是农村教育中很大的一个问题。

二、解决农村教育中问题的对策

农村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政府和学校也纷纷采取很多措施尽量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农村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接受更好地教育。

1.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教师人才队伍

切实发展农村教育,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农村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投入,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支持。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的条件,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共资源均等化”的方案,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资源[2]。

为了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健全教师人才队伍,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引进足够的老师,避免一个老师身兼数职的情况出现。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件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年轻的一些教师投身于农村教育。学校也要不断地完善教师晋升机制,让他们能看到职业发展前景,同时学校也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年轻优秀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此外,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学校应该适当地引进美术、音乐、体育等综合课程的老师,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丰富课业内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

育人德为先,教师的师德和师风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加强师德教育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可否认社会有些不良现象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工资低、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等让教师们对工作没有了热情,学习没有了动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管理建设,可以定期开展讲座、组织教师们学习有关师德师风教育的内容,让师德教育引起每个教师的足够重视。

促进农村的教育发展,教师也应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农村的教师培训,学校可以在寒暑假时候为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取其精华,将其有用的教学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常态,农村的一些教师可能依旧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习惯性地灌输自己的思想给学生,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必要时可以做一些改革决策,鼓励教师们结合技术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3.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生活环境不好、薪资待遇差、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这是很多老师不愿意留在农村的原因。所以改善老师生活环境、提高老师的薪资待遇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可能比较艰辛,学校应该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改善教师的住宿环境,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等,同时给予其额外的一些补贴。其次,要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水平,加大福利待遇,健全农村教师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更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最后,农村教师的职称评定应该向城市看齐,从精神层面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空间。

4.转变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

转变农村家长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首先不能让“读书无用论”的看法根深蒂固,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讲座,或者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给家长们讲解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更何况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会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也要让家长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同样很重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改善农村教育,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首先,在教育方面,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给这些孩子们过多的关注,学校可以组织老师定期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对孩子的知识定期查漏补缺。其次,也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发展,老师可以经常给这些孩子们做心理疏导,同时在生活的细节方面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关爱,老师有时候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就可能改变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最后,父母扮演的角色没有人可以替代,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要多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并且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即使没有在孩子身边,也让他们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们在充满关怀的环境下健康成长[3]。

结语

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却可以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教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俗话说教育为本,而农村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我国农村教育的未来,关乎我国整体教育发展水平。针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努力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增加每个孩子人生出彩的可能性,培养出更多国家和时代需要的人才,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家长请吃药Ⅱ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