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实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成效的路径探索与思考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育人思政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7)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思想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均立足于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特性,着力于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通过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学生情感认知规律、充分结合学情,科学系统地开展系列蕴含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综合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以培育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为中职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核心素养,以培育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与形成良好的语文知识与语言能力、活跃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充沛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背诵或者默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的中国梦内涵,而是通过系列蕴含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综合活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情感共鸣、价值认同、行动自觉形成同心、同向、同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用青春铺路,让理想验收,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正能量。

三、以高度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教师用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鲜活教材,扎实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这堂思政大课是新时代职教教师的终身课题。在语文实践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下几个教学内容深化优化课程思政的广度和厚度。

1.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经典文学作品力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具有独特的凝聚力、独特的延续力、独特的传承体系、独特的时代价值。用“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向学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五大发展理念融会贯通地带进课堂带进头脑。用中国文化倡导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向学生阐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始终不败的文化精神,引导学生奋发图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理想追求上主张“修齐治平”,以此来教导学生用积极向上、修身养性、奋斗不止。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发现与鉴赏能力,实现文化传承与参与。

2.讲好新中国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用英雄典型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讲好红色故事、讲好英雄故事倡导学生与红色经典为伴,不断校准理想信念的航标,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就一定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时代新人的重任。教师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充分挖掘语文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与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

3.讲好战疫中涌现出的好故事,在语文思政教育中磨亮爱国底色。切实将抗疫实践转化为育人元素,举办“我给抗疫英雄写封信”“我身边的抗疫故事”系列主题鲜明的作文竞赛、演讲竞赛、读后感交流会,分享鲜活的战疫故事和认识感受,将抗疫思政教育落实落地到语文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中。依托校内、外等校园文化活动弘扬抗疫精神,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引导青年学子磨亮爱国奋斗的青春底色。

四、以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手段

1.注重运用第二课堂育人阵地开展实践活动。在升旗仪式、国家宪法日、国家职业教育周等非语文学科课堂上,策划组织开展“我向国旗敬礼”“学习宪法笔记”“我心中的爱岗敬业”等系列主题征文、演讲、读书交流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爱国情感,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2.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抓住重大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发运用好各类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创作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展演、撰写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歌唱祖国、致敬祖国、祝福祖国,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3.依托祖国大好河山和重大工程开展实践活动。在寒暑假期或毕业生即将离校时间节点,以“上好最后一节语文课”为出发点,给学生布置实训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过程中,不断升华在学习文学作品时积累下的热爱祖国壮美景色、热爱家乡风土人情的诚挚情感,积极投身建设祖国。

五、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转换成行为高度的自觉和情感认同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标准

教师运用丰富而生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水平,除了注重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实践取向的同时,还要对语文实践教学里的思政教育进行有深度有成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是检验育人成效的重要原则和首要标准。语文教师紧扣“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检验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节课堂授课、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次教研讨论是否有用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让我们教育和培养出的学生能自觉到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把自身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