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党建的积极作用

2020-01-10刘青青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华党员传统

刘青青

(聊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校始终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校党建完善与发展,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民族精神的培养营造党内外积极进取的氛围,加强“人和”精神的教育与宣扬,有利于高校党员“和谐社会观”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高校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让高校党员、青年学生补足精神之钙。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五千年的热血和激情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文明的产物[1]43。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深厚的思想底蕴,而且还拥有意义深远的哲学理念;不仅有包含着人道主义的社会光环,而且还有长久不衰的民族精神及“人和”精神;不仅有革故鼎新、安民富民、天人合一的治国思想,而且还有和平的处事方法以及用文化教育人的教化思想。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党建的关系

(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大了高校党建的广度和深度

在国家层面,革故鼎新、安民富民、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效借鉴,从而可以引申到高校党建工作中,为高校党建指明宏观上的原则;在个人层面,精忠报国、见贤向善、忠孝思想、荣辱观等为个人的行为提供了价值标准,从而培养高校党员、普通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在社会层面,和平的处事方法以及用文化教育人的教化思想等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和谐氛围,从而为高校党的文化建设提供方法及思路[2]。

(二)高校党的建设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其一,高校党建工作主体多以高素质人才为主,具有更坚实的文化基础。高校党建工作的对象多为知识分子,其中包含青年学生,他们接受教育时间长、程度高,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要比其他组织更深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其二,传授文化知识是高校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自然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在高等学校里,众多教授学者在教书育人的前线,其所教授的内容包含着较为丰富的人文要素,其中有一大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党建不仅要结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要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高校党建工作和传统文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高校在理论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又会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合理地扬弃。

三、中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出现的问题

(一)消极传统文化观念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不利影响

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始终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抛弃糟粕部分,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始终根深蒂固,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尤其一些糟粕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其一,如封建专制思想给今天的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荀子说:“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种封建专制传统崇尚君主的专制权利,缺乏民主观念,但这种专制思想至今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高校党内的领导干部以及即将入党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只崇尚权利,却不能充分地考虑人民群众的意见,民主观念意识不强,而正确的高校党建工作应该坚决反对领导干部的专断行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其二,如官本位思想。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老师们应该以教书育人和科研作为主要任务,但高校的少数老师为了晋升及职称评选将科研成果作假、虚报,以此来获得荣誉。这对高校党员的纯洁性产生了考验。

(二)优秀传统文化观念与高校党建工作结合的不够密切

高校党建的理论来源之一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两者都有育人的功能,所以两者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但是现在的高校党建工作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两个独立的工作,在开展党建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只单独开展党建工作,忽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样,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不会特意将党建工作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受外国文化的影响,部分高校大学生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给高校的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党建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其二,高校中的部分党员缺乏对传统文化系统的认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能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因此这部分党员无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进工作中去,也就没有办法更好地发展高校党建工作。

四、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开展高校党建的思路

(一)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党建之思想建设

1.在微观方面加强高校党员的修身文化建设

《大学》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就是要求主体积极努力去探索、学习,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克服私欲、不自欺欺人,不断提升主体道德修养。孟子同样强调自我修养,他认为“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全国高等院校的党员还有一些欲加入党组织的成员、普通学生及青年教师应该通过“慎独”的方式修养自己的品行,不对的事情不做,不对的话语不说,通过内省的方式加强自身修养[3]。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科学有序地推进党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主动远离消极、腐朽的思想,将思想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这样才能在党建思想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采取积极的、个性化的应对措施,避免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化,使高校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较强的理想信念。

2.在宏观方面加强对高校党员家国情怀的培养

在爱国情怀的党建教育中,要教授学生精忠报国、见贤思齐、忠孝思想、荣辱观等,为个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标准。高校党委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保证高校党建思想的正确性。

(二)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党建之作风建设

1.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反对形式主义

《论语》中的阳货篇提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告诫人们制度的呈现虽然需要借助器物与形式,就像礼需要玉帛、乐需要钟鼓一样,但是器物与形式都是为了表达人的精神,而不在于器物与形式本身。也就是说,脱离内容的空洞形式是毫无意义的。高校党的学风建设要将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作为长期的任务。高校一些党员教师、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不会在科研、学习等实践中变通,生搬硬套,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党组织在提高各级领导和全体党员理论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同时,要注重实践学习,注重调查研究,反对学习上的形式主义。尤其是在个人工作素养方面,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唯物主义,学习和使用一些先进的文化知识,合理地利用一些现代化高科技,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2.培养艰苦奋斗、不图功利的精神

儒学一直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精神。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得胜利的精神的弘扬,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后来也成为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艰苦奋斗是党的政治本色[4]。而高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理论和思想上的主动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领导者要传承积极的、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不能在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把高消费看成时髦的标志、理想的追求。少数党员干部受众多物质的、精神的不良诱惑,组织观念、法纪观念淡薄,甚至有的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党建加强作风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坚决反对腐败、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

越王召墨子赴越,墨子提出,如果越王“听吾言,用吾道”,则将前往,所求不过“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不求封土,如果越王“不听吾言,不用吾道”,则绝不“以义粜”,表现了重道义、轻禄利的人格特点。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在道义和财富中做一个选择,君子永远是选择道义第一,物质财富第二。当今社会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便是道德观念扭曲,盲目追求利益。在高校,腐败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偷工减料,贪污基建资金;二是学术腐败,如一些高校干部通过在科研项目管理、招生等方面的职权与学生、教师进行钱财交易,贪污受贿,以致形成不良风气。高校腐败案件的背后通常有党风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坚决反对腐败,不正之风得不到有效控制,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就难以深入下去。

(三)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党建之组织建设

1.弘扬尚贤用贤的传统,组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墨子提出了“尚贤”主张,他认为尚贤是“政之本”,认为一些统治者任人唯亲的做法是不妥的,并且也批评当时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在讲到选拔官吏时,孟子也强调“尚贤”,而不强调“任人唯亲”。他认为把不仁的亲人封为官吏对人民来说是灾难。对于“任人唯亲”制度化地进入政治领域的现象,孟子主张适当加以限制,选用贤人[5]。当前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高校转型实践对党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而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在高校,一些教师或者教授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很有建树,但是并不适合当领导,如果学校只看重其学术成便推荐其当干部、领导,那么对于学校的行政工作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6]。除此之外,一些学校的老教师认为自己在职很多年,学院和同事于情于理都应该推荐自己去担任干部,但是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标准并不是年龄大、资历深,而是要牢牢把握选人用人的标准和条件,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靠得住、能力强的领导。

2.进行榜样示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高校党的整体发展

孔夫子与子路、子贡、颜渊等沿路研讨问题,这种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其他随行弟子,这些追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弟子,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下都成为儒家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并能够在日后努力传播儒学。这便是榜样的力量[7]。孔子认为身教是重要的教化方式,君子的德行好比风,小人的德行好比草,风吹在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即强调领导做好垂范表率的重要性。孔子把领导者的德行看得很重要,他认为领导者做得好,百姓自然便会以其为榜样。鉴于此,高校各级党组织都要有一种带头向前冲的劲头,带动大家一起前进、进步。只有高校党员做得出色、服众,其他学生才会以他们为榜样,从而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3.端正学生入党动机,保证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

孔子对于他的学生的教育,从发展方向来说是培养其去做官。遵循这一原则,孔子在对弟子进行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教育之后,便推荐他们到各国去从政。从上面可以看出,孔子在对他的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思想道德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再者,王阳明先生提出了影响无数学者的“知行合一”学说,他非常强调思想理念必须付诸实践活动。而如今,高校的一些学生党员并没有在实际生活中达到真正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入党动机不纯、知行不能合一等。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正确“入党观”的教育,以保证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在高校,一些学生对于党员身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缺乏认识,他们之所以要提交入党申请书完全是一种从众心理,有的人甚至把加入党组织当成一道令箭,认为加入党组织就会有更大的权力。对此,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并转化为正确的入党行动,在党内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为我国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以提升高校党员的党性素养,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总结传统文化与高校党建工作之间出现的问题,笔者给出了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开展高校党建的思路。这样不仅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大大提高了高校党建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程度,对党建工作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中华党员传统
我是党员向我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