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建忠翻译理论下科幻小说的翻译研究
——以《北京折叠》为例

2020-01-10罗智元张之帆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幻译者译文

罗智元 张之帆

(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一、研究背景

2016 年,由国内女作家郝景芳撰写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第74 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这是继《三体》以后,国内又一获得代表科幻小说最高荣誉的“雨果奖”的小说。虽然科幻文学创作引发了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但在学术界尤其是翻译界,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反而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局面:小说创作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传播也从传统纸质媒介向新媒体发展;然而,相关的翻译研究仍然不温不火,没有搭“顺风车”的意思[1]。

截至2020 年3 月12 日,在中国知网上搜关键词“文学”“翻译研究”可得结果15 570条,搜“小说”“翻译研究”可得结果4 895 条,而搜“科幻小说”“翻译研究”结果仅有235 条。笔者在统计235 条搜索结果后,发现文献类型多为硕士毕业论文和期刊论文,且研究方向多集中在译介研究和结合国外翻译理论的案例研究。而在相关翻译理论体系研究这一方面,虽然中国科幻文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科幻文学翻译相关的理论发展仍远远落后于创作发展[2]。

二、郭建中翻译的“三个标准”

目前,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便是郭建中的《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科普、科幻翻译的专著,填补了我国科幻小说翻译研究的空白,是一本开创性的著作,标志着我国科普和科幻翻译系统研究的崛起,为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进步增添了强大助力[3]。全书共11 章,1 到7 章的研究对象为科普翻译而后均为科幻小说的翻译。

(一)通俗性

郭建中指出,科幻小说属于通俗小说的范畴,其与一般严肃文学的翻译标准是有所不同的[4]203。这里解释了通俗性这一标准的含义,即“通俗易懂”。郭建中认为,我们必须用通顺易懂的译文来表现科幻小说中的“异”[5]204。展开来讲,首先,通俗小说的读者多为普罗大众。相比严肃文学的阅读群体,通俗小说的读者文化和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其次,通俗小说读者阅读的目的也只是消磨时间。因此,通俗性便要求译文不能过于复杂,且在遣词造句上要做到浅显易懂。

(二)科学性

郭建中指出了科幻小说的特殊性,也引出了科学性的含义:译者应准确翻译小说中的科学内容,对其中涉及的科学问题和科幻小说对现实科学发展潜在的推动作用进行深入了解[5]170。《北京折叠》属于硬核科幻小说,小说的科幻部分都是作者郝景芳基于现有的科学技术进行的符合逻辑的推理。也就是说,小说中出现的未来科技都是有现实依据的。译者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充分掌握译本的背景知识。同时,译文对小说中出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细节的描写要做到逻辑严密和细致入微[6]。

(三)文学性

郭建中指出,科幻小说的本质还是文学作品,在此也引出了文学性的标准,首先要把翻译提高到艺术创作的高度。译文的文学性表现在环境、事物、人物的外貌和心理描写,叙事方式和叙事节奏,以及人物之间的对话[4]150等方面。其次,科幻小说再特殊也是文学作品。无论小说本身包含怎样的硬核科学背景和技术理论,其在表达上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人情味”——作者个人感情和写作风格的释放和展示。这就要求译文要能将作者的精气神还原出来,保证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无阻”。

三、《北京折叠》译文分析

(一)词汇

《北京折叠》既具有科幻小说词汇特点的共通性,又充满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刘婉晴在《郝景芳科幻小说语言风格研究》一文中将《北京折叠》与《三体》的语言风格进行对比后指出,《北京折叠》较少出现大白话和口语化的词语,其词语多是经过细心挑选的,给人以精雕细琢的感觉。

1.科技类词汇

为使科幻小说的文本表达更精确、更具科学性,郝景芳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恰到好处地把握专业术语的使用情况,给人以严谨、细腻之感[7]。科技类词汇翻译要求译文用词准确,能够客观地传达出原文本中的科技内容。《北京折叠》中,也不乏一些科技词汇。

例(1):

原文: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胶囊床铺,胶囊下是抽拉式箱柜,可以放衣服物品。[8]

译 文:A table and a chair, a cocoon-bed equipped with storage drawers underneath for clothes and miscellaneous items.

例(1)是对小说主人公老刀居住环境的描写,其中的胶囊床铺在文中是未来为节约生存空间所使用的一种集成式床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小说中未来世界底层人民生存空间之拥挤和恶劣。这里译者采用了相对偏意译的方法,将“胶囊床铺”处理成了“cocoon-bed”,而不是直译为“capsule”。因为胶囊床铺不是指外观上如胶囊一样的床铺,而是要表达出如胶囊一样微小、束缚的感觉。因此,若采用直译将很难表达出这层意思,反而有可能引发读者错误的理解。小说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涉及各类学科和作者自我想象结合的表达,在处理这类表达时科学性给出了很好的指导,要求译者在符合小说架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重现原文中出现的科技。

例(2):

原文:钢筋砖块合拢的声音连成一片,像出了故障的流水线。高楼收拢合并,折叠成立方体。[8]

译文:The sound of steel and masonry folding,grating, colliding filled the air, like an assembly line grinding to a halt.

例(2)这一段文字描写了小说中城市北京折叠变化的一个过程,整段所用词语虽然朴实却处处充满了科技感。在处理“合拢”一词时译者采用了增译法,添加了名词“folding”“colliding”“grating”向读者形象地描述出城市在扭转变形时浩大的声势和金属碰撞时刺耳的声音。这样既符合科技事实,也保留了《北京折叠》折叠二字的主题,符合科学性原则。

2.特色词汇

首先,当特色词汇为成语时,例(3):

原文:工人们便继续辛苦摩擦手脚,低眉顺眼的勤恳。[8]

译文:And so they had continued to toil diligently and docilely.

例(3)中“低眉顺眼”的意思是指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也形容底层人民的卑微姿态。译者采用意译法将其变为一组副词来修饰勤恳。如果直译,那么会使英语国家的读者难以理解,也无法将源语的风格和思想表达出来。译者通过使用副词组“diligently and docilely”很好地将原作中老刀的父亲所代表的第一空间建造工人们倍受奴役和低声下气的形象表达出来了。通过文学性的指导,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基础上减少了目的语读者意象缺失所造成的理解误差。

其次,当特色词汇为食物时,例(4):

原文:……埋头在酸辣粉的热气腾腾中。[8]

译文:…their faces buried in bowls of hot and sour rice noodles.

例(4)原文中“酸辣粉”一词在目标语中并没有标准的译法,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美食时可选择食物的食材、烹饪方式和口感作为翻译的切入点。译文“hot and sour”是对酸辣粉口感的直译,同时采用了增译法将原材之一的米粉“rice noodles”也翻译了出来。译者这样的处理既保留了词汇本身的文化特色,也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使得译文通俗易懂,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正好体现了通俗性原则。

(二)句法

英汉语言的差别除在词汇上有所体现外,句法层面也不例外。这一部分便是结合译文中的实例来分析“三个标准”在科幻小说翻译句法层面的指导意义。

各剂量组大鼠肝、肾、脾、睾丸重量及肝体比、肾体比、脾体比、睾体比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动物解剖进行大体观察,各实验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肝、肾、脾、肺、胃肠等胸腹腔内的器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外观颜色和脏器大小正常,均未见明显渗出、增生、水肿、萎缩等病变。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高剂量组个别动物肝脏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及肾脏:可见个别动物肾小管少量蛋白管型外,其他各组织出现的病理改变均为动物常见的自发性病变,未发现有实际意义的病理改变。

1.流水句

例(5):

原文:老刀走近了,说明来意,将包裹着情书和项链坠的信封从怀里掏出来。[8]

译文:Lao Dao came closer and explained his mission.He took out the envelope with the locket and Qin Tian’s letter.

例(5)原文是典型的流水句,缺乏显性的连接词,但主语以及动作的顺序上始终保持连贯。如果一味地用定语将其连成一个长句,看似保留了原文的句子结构,但较长的定语会显得句子结构十分累赘且不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译者在这里采用分译法将主句和从句进行分割,变长句为两个短句。这样不仅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而且在此基础上使较为复杂的长句变为易于理解的短句。当然,这样的翻译技巧与郭建中的通俗性标准不谋而合。

2.无主句例(6):

原文:说是洗脸,不过只是用水随便抹一抹。水马上就要停了,水流已经变得很小。

译文:The “washing” consisted only of splashing some drops of water over his face because the water was already shut off and only a thin trickle came out of the faucet.

例(6)原文在句子结构上只有动作和环境描写且没有动作的发出者。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首先为保证译文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就必须确立一个逻辑上的主语。如果单纯在译文中添加一个主语“he”或者人名,虽然保证了语法结构上的完整性却使得译文的重点与原文偏离,这是因为原文中的一切描写都是围绕洗脸这个动作展开的。所以,这里译者首先采用了顺译法进行翻译,围绕“the washing”按照动作展开的逻辑顺序进行翻译,然后采用综合法将两个句子进行合并。这样既保证了句子结构的完整性,也将洗脸这一重点动作原汁原味地描述出来,这也与郭建中文学性这一翻译标准的要求相符。

3.由多个短句组成的长句

例(7):

原文:身边卖大枣的女人高声叫卖,不时打断他的思绪,声音的洪亮刺得他头疼。[8]

译文:The loud chants of the woman next to him hawking her jujube interrupted his thoughts and gave him a headache.

例(7)译文以女人的叫卖声为逻辑主语,同时用连接词“and”将三个短句进行合并。这样相比原文,译文变得更加简洁且逻辑上更加连贯。同时,合并后的长句也便于读者更好地进行理解,这就符合通俗性标准的要求。

结语

本文选择《北京折叠》多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该作品能够斩获包括“雨果奖”在内的数项重量级大奖,说明小说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有着突出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作品获奖受到极高关注度也意味着国内作品对外译的急迫需求。但是,国内针对科幻小说这一文学题裁的翻译研究一直未入主流,这一点从文献数量上就可窥见。因而,本文以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一书中科幻小说翻译的三原则——通俗性、科学性和文学性为理论基础,首先分别解释了三个标准的内涵和对译者与译文的要求;其次,结合《北京折叠》部分译文,在词和句子两个层面展示了三个标准在具体翻译活动中的体现。这也间接证明郭建中的三个翻译标准在科幻小说汉译英中同样适用,且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科幻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怎样写科幻故事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