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班级小组建设的实践初探

2020-01-10李铭钧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小组长团干部成员

李铭钧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8500)

中职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和成长经历,普遍存在不被他人重视和认可,处于群体边缘的状态,呈现出与同龄青少年更为复杂不稳定,倾向于消极的心理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的社交和尊重需求的有效途径是班级小组模式。本人担任汽修2班的班主任,以美国心理学家M.赛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进行为期两年的企业化班级小组建设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2][3]。

一、建立量化、具有易可操作性的班级小组考核方案

以学校的量化的《班级德育考核方案》和《班级学习考核方案》为基础,结合班级实际,通过学生讨论,调整考核分值,增加考核内容,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小组考核方案。如清洁卫生和内务,是学校德育考核的内容之一,而全是男生的班级,清洁卫生和内务是班级管理的难点,以学校每天都检查清洁卫生和内务成绩为依据,加大考核分值,客观又易操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构建均衡、具有竞争性的班级小组

科学合理地构建班级小组是班级小组建设的基础。如何构建均衡的具有竞争力的班级小组?我从小组长的选择,小组成员的构成和小组成员的分工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根据学生人数及每组人数确定组数,由学生民主推选小组长。在2014级汽修2班学生民主推选中,班长张云没当选,不是班团干部的彭超当选。通过民主推选,彭超、丁成宇、龚俊杰等成为小组长,这几位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深得同学的信任,有组织领导能力、责任心。

二是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小组长自主选择小组成员,理由是学生更了解班上的学生,小组成员间有认同感。我是这样操作的:由班团干部和小组长讨论决定小组长选组员的顺序:相对能力弱、较弱、较强、强、最强。每轮选择一名成员,第一轮按照相对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成员,即相对能力弱的小组长最先在全班选择,最强的小组组长最后选择,第二轮反之进行,一直到选完每一名学生。允许小组间根据需要进行一名成员的互换。之后根据小组成员的强项进行分工,每一成员都要负责某一项工作。如第一小组分工情况:张云负责组织小组活动,雷贤举负责划归该组公物,汪建华负责检查清洁卫生等。

三、班级小组的运营

小组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小组的存在为小组成员带来了追求和体验集体荣誉的机会,使小组成员在精神和情感上有某种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有人分享,挫折有人分担,走进小组,犹如走进了自己的家。学习小组完全可能由校内学习延伸到校外学习,甚至是毕业以后的学习。班级小组构建完成后,如何保障班级小组科学有效运营,达到预期的要求是关键[4]。

(一)小组培养

第一,培养好小组长。首先选好小组长,小组长的素质:会包容、会聆听,会沟通;不怕吃亏,会协作;敢于担当。其次,培训小组长处理事务的方法和能力。第二,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精神培养主要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都不是多余的,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形成团队精神。途径一,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推进。比如,小组组建好后,第一时间开展了以小组形式的班级运动会,涉及象棋、跳棋、五子棋、羽毛球、乒乓球、跳绳、三脚接力赛和篮球赛等多个项目。做到人人参与,大多数个人获奖,小组评团队奖。途径二,让学生的闪光点成为进步的动力。如我班的肖松林同学,钳工课上锯管件最快,尽管平时表现不够好,但我在班会课上对其进行了大力表扬,并给他加5分的奖励。他很高兴,表现也比以前好很多。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表现较差的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放大加分表扬,学生会觉得为小组做出了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加强了小组团结,推动小组有效的建设和运营。途径三,抓好小组自我总结,提高小组自主管理。每周班会课进行总结汇报。这是第三小组的汇报材料:学习方面加分38分;纪律方面郑传波上课睡觉,改进措施是由王林监督;清洁方面是全优……

(二)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小组竞争

一是班级每月评比优秀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二是学校表彰优秀班团干部和优秀学生。学期学校表彰先进学生人选方案:优秀班团干部在小组长和班团干部中按1:1比例产生,分别是彭超、张云;优秀团员和优秀学生由各小组推荐,分别是蹇鱼、陈春等(班团干部和组长不能被推荐)。

(三)班主任要为小组运营保驾护航

一是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比如,我在参加第四小组交流时针对冉寻被条整理不到位,晨训时有迟到的问题,有小组成员提出由同寝室的好友彭超及时提醒的办法。我认为是很有效的措施。通过两周的观察,冉寻的这些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于是,我在各小组推广“好友帮扶”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二是班主任“出手”化解阻力。如第四小组的刘旭,不服从组长管理,个人月考核倒数第一,我及时与他谈话,分析原因,提出要求,请家长协助教育。从此,他积极配合小组工作,个人考核成绩进步很大。三是班主任要起“平衡”作用。我采用以下方法:方法一,小组间进行成员交流;方法二,给予落后的小组起底分。

在实践中,方法一被弃用,原因是部分小组成员已经形成良好的组内气氛,不愿意进行人员交流,强制进行会挫伤同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小组稳定运营。方法二能较好地提升落后小组的竞争力,平衡各小组实力,有利于组间竞争。如第四小组4月考核成绩垫底,我给该组2分的起底分,通过努力,该小组在5月的考核中成绩取得第二名。

四、取得的成绩

班风正,学风好。为此我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技能考证一次性通过率高于平行汽修1班约40%。学生能吃苦,服从管理。在2014年的跟岗学习中,我班是全年级唯一全员完成的班级,2015年顶岗学习巩固率90%以上。

猜你喜欢

小组长团干部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分餐小组长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