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中职建筑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

2020-01-10刘广远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理念

文/刘广远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职业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应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地方中职学校建筑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行,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道德指引。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无论你身处哪个领域,从事哪种职业,只要你尽心地投入精力和智慧,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那你就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

二、培养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要求

第一,要做到专业、专心、专注。工匠精神的本质是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这种理念形成的关键离不开一个“专”字,专业、专心、专注等。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年限,建筑专业的学生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就要不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每个过程都要做到专心、专注。

第二,要不断创新。“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部分,工匠精神要求建筑行业的从业者不能总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它要求建筑人在知识不断积累之后对设计理念进行更新,不断提升设计技能。并且,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是要不断追求建筑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的完美,而追求完美需要不断创新来实现。因此,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工匠精神时,有责任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理念的重要性。

第三,要执着不懈。工匠精神是一种执着专一的敬业精神,他们的成功不是上了名校,而是秉承工匠精神,经过多年不懈钻研,千锤百炼,成为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和高级工匠。所以,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执着不懈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培养要求。

三、培养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第一,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其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及其对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品格——独立思考、坚持不懈、专业创新,逐渐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在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选取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时刻以工匠精神的培养为出发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为职业生涯的追求目标,以身作则,将工匠精神在学生中蔓延开去。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进行测评时,也应该以工匠精神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追求完美,并让学生领悟到追求工匠精神对自身职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和其中的乐趣。

第二,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培养、考察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尽快学习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学习优秀员工尽职尽责、高效务实、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精神品质,在顶岗实习中进一步感悟和强化工匠精神。在设计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时,要尽量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和技术瓶颈,邀请企业高管、技术专家作为大赛评委,这样既可以宣扬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又可以在大赛中物色选拔优秀人才,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汇互融,让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力量。

第三,在校园文化中植入工匠精神。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影响环境的变化,环境也在影响着人的成长。一方面,学校要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元素,侧重于对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熏陶、培养,如举办一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创业精英分享会、工匠精神大家谈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要在校园制度建设中体现工匠精神,让学生在遵守校园制度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力量。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理念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90后大工匠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