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卵黄性腹膜炎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01-09代豪庆李景芝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腹膜炎产蛋病鸡

代豪庆 李景芝

(1,山东省平度市云山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 266700;2,山东省平度市东阁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 266700)

随着蛋鸡养殖业的不断扩大,一些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会相应上升。对养殖业造成较大的养殖风险。鸡卵黄性腹膜炎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后会造成饲料浪费,而且增加蛋鸡死淘率,需密切监控该疾病。

1 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养殖过程中常需要进行分析具体。常见因素有应激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和卫生因素等。

1.1 应激因素

蛋鸡养殖过程中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尤其在产蛋期,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当鸡群受到应激因素后会导致卵黄掉入腹腔内,形成卵黄性腹膜炎。常见的应激因素有各种噪音,如鞭炮声、汽笛声等噪音或是人员、动物进入鸡舍等惊吓[1]。在给母鸡人工授精时,因操作过于粗犷或输精过程中对输卵管等部位造成损伤也会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1.2 营养因素

营养的不均衡也是造成卵黄性腹膜炎的主要因素,常由于钙磷比例失调或维生素缺乏造成。当这些营养物质缺乏时,会使得组织器官受到损伤,这种损伤对鸡卵巢的危害较为严重,输卵管伞部受到损伤不能正常接纳卵黄而使其落入腹腔中[2]。如果饲料中蛋白质过高也会使蛋鸡能量摄入不足,导致蛋鸡采食量不断增加才能满足能量的摄入。当采食量增加后,蛋白质摄入过多,这就会增加鸡的负担,造成鸡的热应激,导致卵黄性腹膜炎。

1.3 管理因素

蛋鸡的饲养管理也会导致腹膜炎的发生。鸡舍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条件,有舒适的温度和光照等。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常会导致这些地区的鸡舍内温度变化较大,这种变化使得鸡群不能适应,出现卵黄性腹膜炎。在养鸡过程中,不同的光照也会对鸡群产生影响。给光过早,光照时间过长都会使鸡群发育过快,还没有完全发育就开始产蛋,产蛋时由于产道过于狭窄,不能满足产蛋的要求,就会引发本病。有的蛋鸡输卵管还没有发育成熟会导致卵子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各种障碍,从而将输卵管堵塞,经过较长时间堵塞后,会引起输卵管发炎,从而引起腹膜炎。

1.4 疾病因素

引起鸡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原较多,常见的有病毒性因素和细菌性因素,还有其他疾病因素。病毒性因素是由一些病毒性传染病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禽流感、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及禽脑脊髓炎[3]。细菌性因素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及支原体等。这些病原中大肠杆菌是引起本病的最主要细菌。当鸡舍中卫生条件较差,大肠杆菌含量会超标,当健康鸡接触到被大肠杆菌污染的空气、饲料和饮水时,会被大肠杆菌感染而发病,发病的鸡输卵管伞部出现病变,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使得卵黄掉入腹腔内,从而引起发病。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疾病也能引发本病,常见的有鸡群在夏季发生中暑,中暑会导致鸡卵泡发生变性和充血,甚至会出现破裂,从而引发卵黄性腹膜炎。还有一些能导致病鸡出现发热症状的疾病也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如肿瘤、感冒等。

2 临床症状

病鸡在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产蛋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通常会有3%左右的下降。而且畸形蛋和软壳蛋比例出现明显上升。病程较长的鸡会出现腹部膨大,站立和行走时如同企鹅。对病鸡进行触诊发现在泄殖腔周围出现硬块。病鸡肛门周围常沾满粪便。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可见一些蛋清、蛋黄及其他杂质,粪便具有恶臭味,病鸡会渐进性消瘦,以死亡为转归。

3 病理变化

对病鸡进行剖检可见其喉气管内有一些黏液和分泌物,严重时会阻塞气管,在胸腔内会出现胸腔壁和心包膜出现粘连情况,外边被纤维素性物质所包裹;病鸡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颜色呈出土黄色;在病鸡腹腔内可见有大量淡黄色干酪样物质;还有一些卵黄和脂肪散在其中;卵泡变性,有的破裂,输卵管肿大切开后可见其内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糜烂;肠道间或与腹腔器官会发生粘连;肠系膜也出现炎性病变;在病鸡腹腔内有积液,并且会丧失产蛋性能。

4 防治措施

本病的防治主要针对发病病因进行预防,做好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本病的发生率会被控制。

4.1 加强饲养管理

鸡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管理,注意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对鸡舍内的温湿度要确保能维持相对恒定的范围。鸡舍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3~28℃之间,湿度应保持在60%~70%之间。鸡舍还要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及时将有害气体排出,吸入新鲜空气。对鸡群应采用合理光照。在养鸡过程中,注意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是要防止养殖场周围的各种噪音。对鸡进行人工授精或疫苗接种时,也要注意尽量轻抓、轻放,避免出现应激。

4.2 加强营养供给

给鸡群提供优质的饲料,要求饲料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搭配合理。能给鸡群提供均衡的营养。保持合理的蛋白质含量,防止过高。供应充足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磷的含量及比例。通常钙含量约为3.5%,磷含量约为0.4%。

4.3 疾病防控

对能引起本病的各种疾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病毒性疾病大多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来预防,对于细菌性疾病,应用各种抗菌药物来进行预防。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加强鸡舍卫生,要勤打扫,勤出粪。在清扫后要进行彻底消毒,不仅要对地面、鸡笼、器具等消毒,还要对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消毒。

4.4 治疗

本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但通常发病鸡的治疗价值不大,尤其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病鸡,常用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等,还可以配合使用中草药制剂清瘟败毒散等。

5 结束语

本病由于发病因素众多,归结起来还是由于饲养管理没有做到位而引起的,在养殖过程中如果能细心的进行饲养管理,可避免发生本病。

猜你喜欢

腹膜炎产蛋病鸡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鸡呼吸道病治疗注意事项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NGAL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