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姑岩鹰鸡脱温饲养关键技术

2020-01-09李世忠黄剑锋鲁建锋刘明刘苦石牛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雏鸡鸡舍鸡群

李世忠 黄剑锋 鲁建锋 刘明 刘苦石牛

(1,四川省凉山州畜科所 615000;2,四川省美姑县科技局 616450)

脱温期主要指6 周前这段时间,雏鸡体质弱小、各个组织和器官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受到病菌侵扰,感染疾病发生死亡现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为养殖户增加更多收益,现将美姑岩鹰鸡脱温饲养关键技术介绍如下,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1]。

1 饲喂管理

1.1 提供充足的饮水

在雏鸡入场前先准备好饮水,确保雏鸡入舍后能在第一时间饮用到温度适宜的饮水,这样不仅可以促使鸡只尽快采食饲料,刺激消化系统发育,还有利于机体卵黄吸收,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鸡群一旦开始饮水后就不要断水,应定时添加饮水,保持饮水干净新鲜[2]。

1.2 及早开食

建议雏鸡入舍后能同时饮水和开食,有利于刺激机体食欲和消化系统的发育,有条件的开始使用颗粒破碎料,因为雏鸡愿意采食颗粒料,同时颗粒饲料经过高温和熟化后利于雏鸡消化、吸收,同时减少饲料中的病菌含量,减少雏鸡感染消化道疾病。同时制定科学的饲喂程序,饲养人员应根据程序认真饲喂,根据鸡群生长发育情况随时增减饲喂次数,2~4 周时每天饲喂3~4 次,5 周后每天饲喂3 次即可,在保证满足鸡只生长发育的同时尽量减少饲料浪费[2]。

2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2.1 温度

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完善,且绒毛短、肌肉少,保温能力较差,因此需要较高的鸡舍温度。雏鸡入舍后前3d 要求鸡舍温度达到33~34℃,4~7d 为32~33℃、然后每周下降2~3℃,到第5 周时温度降低到20~25℃,以后维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即可。遇到阴雨、免疫等异常情况鸡舍温度要适当提高1~2℃[3]。

2.2 湿度

鸡舍湿度高低应与温度结合起来实施,在温度正常情况下,雏鸡入舍后前一周要求湿度维持在60%~70%,早期容易出现湿度较低情况,不利于雏鸡羽毛生长和呼吸道黏膜发育。随着雏鸡生长,饮水量和排泄量逐渐增加,需要的湿度有所下降,2 周后鸡舍湿度应降低到50%~60%,以后维持这个湿度即可。后期容易出现湿度过高情况,会促进环境中病菌增殖,鸡群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因此需要控制好鸡舍湿度[3]。

2.3 光照

刚出壳的雏鸡视力较弱,为了方便雏鸡采食和饮水,需要提供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光照。前3d 光照时间为23~24h,4~7d 减少到20~22h,然后随着日龄增长每天减少0.5h,到4周左右降低到自然光照或维持在8h 的育成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前4 周需要达到60lux,4 周后可以降低到10lux。

2.4 密度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密度过大,鸡只采食位置和饮水位置不足,致使采食和饮水不均匀,影响鸡群整齐度和健康状况。密度过小会浪费饲养面积和人工成本。一般要求前2 周饲养密度为40~50 只/m2,3~4 周为25~35 只/m2,5~6周后20~25 只/m2。在饲养过程中应随鸡群日龄增长及时分群,以便疏散鸡群,保持饲养密度合理[4]。

2.5 通风

雏鸡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在采用密闭式时饲养环境很容易蓄积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所以需要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将这些气体排出舍外。如果在冬季育雏时,美姑县气候温度还比较低,需要在保持舍温的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量。可以选择外界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通风,有利于维持相对较高的温度,还不易给鸡群造成冷应激[4]。

2.6 消毒

每天及时清理粪便,并将舍内打扫干净后对地面进行彻底消毒。每周可以带鸡消毒2 次,每周定期对鸡舍周围环境消毒1 次。同时对料槽和饮水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饲料和饮水受到污染。这样可以消灭和减少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降低鸡群感染病菌机会[5]。

猜你喜欢

雏鸡鸡舍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画里有话
别请狐狸建鸡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舍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