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育雏期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

2020-01-09王辉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鸡苗雏鸡肉鸡

王辉

(辽宁省兴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红崖子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100)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做起家禽养殖,因为家禽养殖的饲养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现在家禽养殖业已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特别是良种肉鸡饲养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但由于育雏期间的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经常会出现一些疫病传染现象。为了减少经济损失,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对此期间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进行分析非常必要,希望本文能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肉鸡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

肉鸡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十分关键,因为如果饲养管理不合理、不科学,很可能会影响肉鸡的正常生长,甚至发生疫病,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加强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首先,要对肉鸡育雏期间的环境进行严格控制。雏鸡饲养过程中温度是关键,对雏鸡的成活率有直接影响。在雏鸡饲养初期,温度应该控制在32~35℃之间,第1 周32~35℃,以后每周下降2~3℃,4 周后开始脱温,此后舍内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保温操作时要根据鸡苗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适当。温度适宜,雏鸡则均匀地散开;如果雏鸡倦怠、气喘乃至虚脱、脚干则表示温度过高;如果雏鸡挤作一团并“吱吱” 鸣叫,则表示温度低或有贼风进入,此时应认真检查门窗及顶棚有否漏风等。

其次,做好通风管理。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性。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可以将通风逐渐增大。这时需要注意,一定不要将通风孔全部打开或长时间通风,这样雏鸡很容易受凉发病。然后就是需要注意饲养密度,在雏鸡饲养过程中,每平方米的饲养数量控制在30~40 只之内,占成鸡的1/3。饲料和水要均匀放置到网栏中,保证雏鸡在1m 范围内能找到水与饲料[1]。

光照充足也很重要,在肉鸡育雏前3d,要保证有24h 的光照,第4 天就可以缩减2h 的光照,第14 天改成18h,逐渐递减来控制光照时长。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鸡苗选择。在鸡苗选择上应选择具有动物防疫合格证明和生产许可证的鸡苗。特别是优质鸡场的鸡苗。在运输过程中做好消毒工作,合理控制装箱密度。除了上述饲养管理的重点之外,还有成鸡出栏这个环节。一般来讲,成鸡出栏大多是在42~52d,成鸡出栏的8h 前应停止喂食,只需喂水即可。在抓鸡时应避免动作粗暴,防止抓伤鸡的翅膀。同时,在鸡粪处理上应建立一个防雨、防渗、防溢的蓄粪池(场),将鸡粪放入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就可以用作有机肥料。总之,在肉鸡育雏期间,一定要加强各环节的饲养管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2 肉鸡育雏期间的疫病防治

2.1 防疫

做好肉鸡育雏期间的疫病防治工作,能有效避免疫病给养殖户带来的财产损失。首先疫苗接种是关键,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养殖人员应根据雏鸡日龄有针对性的接种各类疫苗。其次就是做好雏鸡新城疫苗及禽流感等疫苗的接种工作,细化疫苗接种纪录,在疫苗选购上要选择正规的、经过农业农村部GMP 认证的兽药厂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冷链运输。

2.2 消毒

做好雏鸡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使用戊二醛及过酸碱类的药物对鸡舍内部进行喷洒消毒,也可以用熏蒸的方式,关好门窗用福尔马林消毒,另外鸡舍周边环境也要重视起来,利用2%火碱液或生石灰每隔1 周消毒1次,污水池和蓄粪池也要定期消毒[2]。

2.3 防治

肉鸡育雏期自身的体质差,很容易感染疾病,一旦患病,死亡率很高,所以防治很重要。像1~7 日龄的雏鸡,在平时饲喂和饮水时可以将预防药物加入其中,不仅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还能增强雏鸡的抵抗力,提高抗病性,促进更好的生长发育。稍大一点的雏鸡可以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也是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这些方法是针对没有患病的雏鸡,如果是已经患病需要做好诊疗工作,根据兽医临床诊断,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扩大。

3 结论

总之,对于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养殖人员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保证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对疫病也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来有效预防与控制,真正将防控工作落实下来,提高养殖人员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家禽养殖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鸡苗雏鸡肉鸡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鸡苗春季孵化法
肉鸡腹水咋防治
毛鸡补栏高峰将至 鸡苗开启涨价模式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