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诊断与防控措施探究

2020-01-09吴道举乔启波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病猪猪瘟生猪

吴道举 乔启波

(1,吉林省安图县亮兵镇畜牧兽医站 133600;2,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33000)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非常高的传染性,生猪在感染后会迅速死亡,并且这种病毒比较容易存活,所以养殖场在出现非洲猪瘟时一定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危害生猪的生命健康。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非洲猪瘟病毒扩散性提高,直接导致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猪类产品的市场贸易,不利于市场和社会的稳定。所以,研究非洲猪瘟临床诊断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十分必要[1]。

1 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非洲猪瘟的传染源较多,如正在患病的病猪,已转归的康复猪,隐形感染下的带病毒生猪及带有病毒的钝缘软蜱等。

1.2 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可以是接触被污染的水质,食物及饲养用具等,昆虫及其卵的媒介传播也是主要途径之一。

1.3 潜伏期

潜伏期要根据易感动物个体差异,大多数潜伏期为3~19d,最长可为21d。

1.4 季节性

非洲猪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夏季传播和爆发比较慢,秋冬季传播和爆发就比较迅猛。

2 非洲猪瘟的诊断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基本在10d 左右,再加上猪个体体质差异及生长环境因素不同,使潜伏期具有较大差异,个体猪的实际患病程度也有差异[2]。

2.1 急性发病

急性发病症状和最急性发病症状大致相同,也会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在发病的初始阶段,猪会有食欲减退、无法站立、精神萎靡的症状,在病猪眼部会出现结膜炎症状,眼部充血严重,带有一定的黏性分泌物。还会出现造成腹泻和血便的出血性肠炎。

2.2 慢性发病

慢性发病的病猪主要表现一般是在关节皮肤及其他一些部分,通常也会伴随着体温不规则变化,这样的坏死性病变也会在关节部位和一些器官上。慢性发病的病程相对来说比较长,有时甚至会达到数月之久,比较难以被察觉,临床虽然仅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足,但感染后的病猪由于体内具有传染性的非洲猪瘟病毒,会将这种病毒通过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染,导致其他猪群被感染,扩大感染规模。

3 非洲猪瘟的预防控制措施

3.1 重视宣传教育

非洲猪瘟的预防控制工作一定要重视相关宣传工作的开展。可以组建防疫队伍,定期组织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正确操作非洲猪瘟处理方式,对病猪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更好地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平。加强对生猪养殖专业户的宣传教育,让养殖人员充分认识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早发现、早检测、早预防,避免发生大规模传染爆发。

3.2 加强运输管理

运输环节是非洲猪瘟传播扩散的重要途径之一,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必须重视对生猪及猪肉产品的运输环节监管,检查所有运输车辆的消毒处理情况,明确车辆来源非疫区,明确运输途径无疫情,运输生猪的健康状况良好,查验产地检疫证明和产品检疫证明,对不符上述要求的运输车辆要严厉打击、严肃处理,同时保证运输管理的安全性。

3.3 严格落实隔离制度

严格把控引进生猪关,引进的生猪必须来自非疫区,并经非洲猪瘟检测合格后方可引进生猪。对引进的生猪,为避免有携带病毒的生猪进入要进行单独隔离观察,观察期为30~45d,隔离后确保未出现任何症状的健康的猪才能合群饲养。在生猪合群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和车辆与外界接触,减少病毒在养殖场的传播概率。

3.4 健全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为确保养猪场的养殖区和生产区的消毒工作落实到位,需不断改善消毒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消毒制度与操作规程。具体如下:保障必需的消毒用品和设备,制定科学的实施流程,并严格按流程开展作业。每一个养猪舍内设一个齿槽并放置适量的消毒液,同时定期进行更换;饲料、人员进入前也要进行全方位的消毒;用具及必需品、进入养猪场的车辆在进入前要严格清洗、消毒,避免带入病毒,造成生猪感染;外围环境的消毒工作要高度重视,进、出猪的通道每一次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场外尽量建立消毒装置,投入品全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切断感染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病毒的强传染性,高死亡率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病情诊断工作对疫情把控至关重要,要不断提高非洲猪瘟的临床诊断水平。同时,在没有有效疫苗情况下,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控对策加以应对,保证我国养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病猪猪瘟生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病猪喂药有办法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