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育种工作主要问题及改进探究

2020-01-09朱春英王玉张侯林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优良品种种猪生猪

朱春英 王玉张 侯林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农业农村局虎山畜牧兽医站 276806)

我国在生猪养殖方面有“散养” 与“群养” 两种方式,“散养” 大都是农村地区农民提高经济来源的手段之一,其选择种猪的机会较少,而“群养” 作为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需要不断优化种猪育种问题,才能保证养殖业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种猪育种问题,我国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手段与研究结果都不够专业,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不断深化改良。本文将从自主性、专业性、新模式3 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加大种猪育种投入力度,提高我国种猪育种独立性

目前,为了保证我国生猪养殖系统的正面发展,我国在育种方面大都采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方式,这种方式维持时间不长,当第一批引进的种猪不能维持较好的育种状态时就会面临淘汰,之后再引进新的优良品种,以此循环往复,这是一种不利于我国育种技术持续发展的方式[1]。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还未有专业的研究技术来提高我国种猪育种的质量,创造出属于我国的优良种猪品种。也没有自主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向,长期依附于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进行育种,这种不自主、不独立的研究现象是我国种猪育种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之一。因此,要提高我国种猪育种技术,需要将研究重点放在“本土品种” 研究上,当本土品种猪达到优秀的育种状态时,能保证生猪对本地的生态环境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其次,自主研究不等于“闭关锁国”,仍旧需要外来科技与品种的支持,不断分析外来品种与本土品种在育种过程中的差别与优劣势,将两个品种进行有机结合,综合两者优势的种猪能更好地进行育种工作,提高生猪的存活率。

2 组建专业队伍,强化研究专业性

受种猪育种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相关的负责人员并没有足够多的方式与渠道进行深入学习,因此,在种猪育种方面的专业度较差,不能从根本上推动育种研究工作[2]。与国外育种技术相比,我国现阶段的育种技术还不够专业,即便引进了国外优良品种,也不能保证生猪的高质量、高产量,也就无法保证优良品种得到较好的延续。要不断提升种猪育种研究技术的专业性,需要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创造更好的研究氛围,通过讲座的方式将国外育种的专业技术传播到国内,让相关研究人员有更专业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理论基础,需要再次提高研究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目的。种猪育种研究过程中,基因、生物等专业知识与相关研究技术是保证成功的重要内容,研究人员对这些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育种结果。只有不断提升研究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我国育种技术得到可持续发展。

3 建立新的育种模式,提高研究能力

科技在不断衍生发展,我国在研究种猪新品种的过程中,要结合当代最新的科研技术,建立出一套属于本地品种研发的模式。前文说到,要提高我国育种的独立性,需要将国外优良品种与国内研究环境相结合,从而打造出全新的本土品种。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扩展研究队伍,还需要不断创新研究模式,力求找到属于我国特有的育种模式,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国自主研究能力。从传统的育种方式到新的、自主的育种模式,其中需要改变的东西很多。首先,要保证科研人员有正确的研究心态,将种猪育种模式的建立当作一项重要的科研事业,不断积极探索引进品种的基因优势,找到与本土品种结合的接口;其次,相关机构需要给科研人员更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给其科学研究道路提供更多的帮助,打造全新的科研队伍与科学理念;最后,成功的最大秘诀是自信,当我国科研队伍在种猪育种研究中持有较高的自信度,就能保证各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 结束语

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因环境变化、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大量的物种流失,不利于推动肉制品市场的持续发展。而我国长期坚持引进外国品种的做法,不能保证种猪育种工作的持续发展,当优良品种在育种过程中受基因改变的影响,种猪质量不断下降,导致生猪育种受到威胁,相关科研人员应及时发现这种危机,不断调整技术手段与研究方向,力求解决种猪育种存在的各项问题,为我国生猪育种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优良品种种猪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探究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三棱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