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预防奶牛蹄病发生

2020-01-09马志林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牛蹄蹄部粗饲料

马志林

(河北省迁安市城关畜牧兽医中心管理站 064400)

1 建立修蹄制度

每月定期将全群牛只的肢蹄认真检查一次,对蹄变形牛只及时修蹄,并按照修蹄操作规程正确修蹄,确保达到良好的修蹄效果。同时还可以采用蹄浴方法来预防奶牛蹄病的发生,建议在牛舍出入口处设置一个3~5m 长、1m 宽、20cm 深的水泥池,里面加入硫酸铜或福尔马林溶液,每月定期对全群奶牛蹄消毒1 次,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饲养奶牛数量少的牛场可以用喷雾器进行药物浴蹄,对预防奶牛蹄病也有很好的效果[1]。

2 保证营养平衡

为了满足奶牛各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需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及时搭配和调整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确保奶牛摄入的营养平衡。如怀孕母牛应保持体况良好,不能过于肥胖,否则会增加更多的体重,增加蹄部负担和蹄病发生概率。这样需要在围产期做好精饲料的给料计划,确保产犊后2 周内料量不超过高峰料量,并且维持饲料营养状况,切忌突然更换饲料,否则会影响奶牛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危害腹中胎儿的健康状况。在产犊3 周后才供给高峰料量和含粗纤维较少的粗饲料,正常情况下奶牛在生产后3~4 周精料饲喂量达到最高水平,并且保证奶牛实际摄入的1/3 干物质来源于粗饲料,如果奶牛因各种原因发生采食量下降时,那么摄入的2/3 的物质应来源于粗饲料。

饲料中水分含量越高酸度越高,应适当降低饲喂水分含量高的饲料,否则会引起瘤胃酸中毒,进而引起蹄病的发生。要求饲料中干物质含量始终保持在50%左右。同时添加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证钙、磷比例平衡,满足奶牛的需求,避免因缺乏微量成分而发生蹄部病变。另外,为了预防腐蹄病的发生,应杜绝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还可以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4g 硫酸锌。总之,通过采取上述综合营养管理,对防治奶牛蹄病有显著的效果[2]。

3 加强管理

由于蹄部直接与地面接触,因此,饲养环境中地面硬度、卫生和湿度等条件都能直接影响牛蹄的健康水平。如夏季雨水较多、气温较高、路面泥泞,牛蹄踩在这些地方受到污物浸渍,致使蹄部角质变软,给细菌入侵创造良好机会,诱发奶牛感染蹄病。建议将牛舍地面用红砖铺设或用水泥铺筑,可以减少泥泞地面造成的污物浸润蹄部。如果牛舍潮湿阴暗、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超标,刺激蹄部角质蛋白分解变性形成死角质,会使牛蹄底部呈粉末状,造成奶牛出现粉蹄症状。因此,需要加强通风管理,及时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减少氨气给蹄部带来的危害。

有的牛场铺设的水泥地面太光滑,促使奶牛蹄部的软角质磨损过度,造成蹄底挫伤厉害、发生疼痛,这样奶牛更愿意在泥土中站立,泥土中的病原微生物会通过开放的伤口入侵蹄部,加重蹄病的发病程度。再加上发现或治疗不及时,病菌通过蹄底上行感染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或腱鞘炎,从而造成奶牛跛行,甚至遭到淘汰。所以用水泥铺设地面时不要过于光滑,避免上述问题发生。但也不能过于粗糙,或者使用石子、砖块、炉渣等物品铺垫地面或运动场,以免扎伤蹄底部而引发细菌感染,发生蹄部病变。有条件的养牛场最好使用塑胶铺设通道和挤奶厅,因为这些地方也是奶牛站立或等待时间较长的地方,松软的地面更有利于减少奶牛蹄病的发生[3]。

每个月定期清洗和消毒牛舍2 次,以杀灭和减少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减少蹄部接触病菌的机会。另外,奶牛运动场地面最好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有利于及时排出雨水或污水,为奶牛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奶牛蹄部干燥和清洁,有效防控蹄病发生。

4 健全防疫制度

在实际生产中许多蹄病是由传染病或寄生虫病诱发引起的,如常见的传染性口蹄疫、病毒性腹泻、坏死杆菌病和锥虫病等都可以引起发病奶牛四肢水肿,诱发蹄部发生炎症。为了保证牛蹄不受这些病菌或寄生虫侵害,需要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按照本场实际疾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预防奶牛发生传染性疾病,对防控奶牛蹄病起到明显效果[3]。

猜你喜欢

牛蹄蹄部粗饲料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拜年(外一首)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请 求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