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1-09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闫马小学孙忠和

天津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统计图读图题意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闫马小学 孙忠和

所谓读图,就是学生“看图、识图、析图、解图”的过程,因此读图能力的培养即是对学生看、识、析、解图能力的培养。读图的过程对于学生是否能正确审清题意和是否正确答题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学数学内容虽说不算复杂,但其中的图画形式内容较多,这要求学生具备正确析图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这版块教学充分的重视,引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逐渐掌握这一能力,并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熟练运用,正确分析并运用题目中给予的关键信息,从而做到正确答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次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一、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意义的正确认识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说到“数形结合”这个词语,就是将数字与图形相结合来解题。图形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直接题目,有的时候,正确地理解一幅图直接决定了答题的正确性。对于“统计”“面积计算”之类的题型,图形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观地反映了相关数据以及数据间的联系,由此更易于学生理解和作答。另外,即使在未给出图形的一些题目中,学生亦可以通过读题然后以更容易理解的图形方式描绘出题意,更直观地反映出数据与题意之间的关系,从而将题目简单化,更能迅速地做出解答。

二、小学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

读图能力的掌握对于小学生较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具有较大意义,接下来,我将以教师的角度,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其具体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读图的意识

良好态度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先要让他们对此形成一个意识,端正自己的态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讲解几个要运用图形解题的题目,同时也列出不用图形解题的另一些方法,并将两者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图形解题的简便有效,正确意识到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有题目:小红和小兰在游乐场玩耍,但是两人在不同的位置,已知小红在小兰的东南方向,问小兰应该在小红的什么方向?

很明显,对于这个题目,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以小红和小兰所在的位置点为原点分别建立坐标系,进而观察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答案。可若不利用作图的方法,单纯凭空间想象,即使能得出答案,不可否认的是,花费的时间会更长。由此不难看出,利用图形解题往往会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意识和态度。

(二)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意识读图能力的重要性之后,教师要做的便是训练学生掌握基础的对图形的观察能力。观察,不仅仅是看一眼那么简单,重要的是要了解图形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能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提取出图形中的有效信息,以做出更快速的答题。

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教师要多给学生讲解一些例题,并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慢慢引导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审清题意,并根据题意正确筛选出关键信息。比如说某班级学生针对校园内学生回家睡觉时间的早晚做了统计,并根据学生的年级绘制了一张统计图(图略)。问:

1.有统计图可知,高年级学生(五、六年级)的睡眠时间范围是多少?

2.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为此你可以为他们提出什么建议?

显然,两个小问是递进的关系,第一个问题范围较小,关键信息是“高年级学生”,因此,在观察统计图时,注意力应集中放在五、六年级栏上,这样就能迅速做出答案。第二个问题是着眼于全校同学,这就要求学生观察所有栏单位信息并具备一定的总结能力,以最简洁精炼的语句来作答。

(三)培养学生描述图形的规范性及合理性

会读图、能正确找到关键信息还不行,还要能正确地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数学贵在逻辑,所以描述性的语言不需要像做语文阅读题和写语文作文那样富有文采,但一定要有逻辑、有条理,所表达的内容要让别人一目了然。就拿前文所提到的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一节时,对于统计图的掌握不应局限于对图中要素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运用,表达。

比如说在回答第2 问时,要想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做总结,那就得应用一些描述统计图的常用型字词,例如说“多与少”“占多大比例”“两者相比较下来,其中哪一个更……”“从统计图中可发现……”之类的常用语句。固定句式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在描述统计图时做到表达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这也为他们之后更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有效传授学生读图方法

随着所学知识难度的逐渐加大,学生的读图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时,学生所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并且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对许多事情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低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并不复杂,其中包含有图形运用的题也比较简单,这就需要教师悉心地指导,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带领他们慢慢探寻解题过程中对图形的理解和分析,进而感觉到读图的有趣,促进其读图能力的培养。

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年级转向高年级的学习,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技能,而这个阶段则是运用读图技能的实践阶段,因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题型以应用题为主,所以就要求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读图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这不仅局限于对题目给出的已知图形做分析,还更应该是即使题干信息中未给出图形,自己也能根据题意,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来绘制出图形,便于自己解题。

比如说前面说到的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低年级)时,要求学生有基本的地理方位认知以及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方位位置的认识,并且具备能够独自绘制坐标系的能力,这个要求是不算高的,教师只需耐心教导,注意教学方法,正确教会学生掌握读图、绘图技巧,学生便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又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高年级)时,教师在教学生计算两者的面积时,可以用“分解法”,也即将长方体(正方体),拆分为多个面,单独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终相加,即可得到总面积。关于这个部分的学习,有时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考查学生,就比如说给出一个立体图形的分解图,让学生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几何体,并计算出其体积,这就要求学生平常在学习这个部分的知识点时,要注意对于其分解图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即使是在遇到分解图形的情况下,也能推断出原本的图形,这也是读图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读图能力运用在小学数学的各个方面,它也因此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这项技能培养的充分重视,合理并有效地设置课堂模式,充分带动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对图形理解的兴趣,带领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利用图中给出的关键信息来分析问题,在思考、解题、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训练出较强的读图能力,做到教会学生“看图、识图、析图、解图”,打好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这不仅利于他们现阶段下的数学学习,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对他们今后更好的数学学习提前做准备,埋下一个很好的铺垫,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统计图读图题意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