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9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袁华国

天津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表现性美术目标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袁华国

表现性评价是新课改强调的一种评价方式,其最初是在心理学以及管理学中进行运用的,对于其的定义,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而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定义就是“表现性评价是测量学生应用之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者是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些尝试。”也就是说应用真实的生活或者是模拟的评价练习引发学生最初的反应,由教师依据一定标准进行观察以及评判,形式有多种,如,作品展示、实验、书面报告、操作、演说等。欣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育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有效地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一)能够发现学生的长处以及不足

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教师能够直接观察到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程度和创意表现,有利于教师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不足,这能够为教师提供依据,进而科学、合理地给学生提供辅导,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

(二)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通过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结合几次评价的表现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学生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升。这是因为学生在完成一次表现性任务之后,可以为他们之后的学习任务积累经验;另外,通过学生自评以及其他学生评价,让学生及时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教师在每次表现性评价完之后也会及时提供反馈,这就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表现以及优秀的作品。基于此,学生能够衡量自己表现和标准间的距离,为之后的学习制定相应的目标以及计划,不断地提升自己。

(三)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往的教学评价,一般只看重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呈现情况,而部分美术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在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教师能够在评价前针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的指导,试测中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评价不只是重视学生展现出的艺术作品,还关注他们在欣赏作品中的表现以及完成表现性任务中的表现。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那些兴趣不高的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品欣赏中,能够完成相应的任务,在团队中可以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教师的表扬以及肯定,这可以维持他们的学习动力,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能够给教学评价带入新的活力,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二、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评价目标

在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前,需要先清楚评价目标,也就是清楚要对学生的哪些行为目标以及能力、素质进行考查。教师要先设置清楚的评价目标,这样才能够有目的地实施表现性评价。在美术欣赏课中,表现性评价目标就有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参与程度以及创造能力等。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过度的讲解是不对的,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欣赏作品的真实感受,会限制他们欣赏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进行预习,引导他们收集和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他们做好准备再欣赏,拉近学生和欣赏作品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产生欣赏的兴趣。在给学生展示欣赏作品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先看画几分钟,然后说一说对于作品的印象以及直觉。教师要用思考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从线条、色彩、带给人的情绪方面具体的体味。要是有需要,针对学生欣赏作品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欣赏评议,发挥出他们的自主性,给班级交流欣赏成果奠定基础,这样的欣赏可以展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由发展。教师在表现性评价前,就可以设置评价目标,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欣赏能力、观察能力、评析能力、合作精神等,为评价奠定基础。

(二)表现性任务和评价目标需要相适应

教师要保证评价任务和评价目标之间是相适应的,也就是说要实现的表现性任务可以对设置好的评价目标进行考查。表现性任务组织形式并非相同的,这也会对评价目标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带去一定的影响。例如,表现性任务都是欣赏模块课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名画,如,梵高的《向日葵》,评价目标就包含参与程度、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有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也有让学生自主完成的任务,要是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任务,那么考查内容中自然也就不包含合作精神,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情况,合理地明确评价目标。

(三)有效控制表现性任务难度

表现性评价就是要对学生复杂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然而教师还需要注重把握好表现性任务难度,要是任务太难,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完成任务会存在较大难度,这就使评价变成对于少数人的精英评价;而要是任务太简单,那么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让评价变得没有实质意义。教师在编制表现性任务时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利用难度分配方式对任务难度进行控制,如果任务存在较大的难度,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而难度较小的任务,就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就能够让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还能够给评价留出充足的时间。

(四)要让学生都明确表现性评价的任务、评价标准和步骤

表现性评价和传统评价考前保密的方式不一样,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前就会把任务、评价标准以及步骤告诉学生,让他们全面掌握教师的意图,这能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提升表现能力。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让学生全面意识到什么是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都包含什么要素,什么样的是好的过程表现,怎样对行为表现进行级别评定,会告诉学生表现性任务是什么和如何评价,学生在全面了解之后,就能够做好准备,学生基于提供的评价标准也能够实现自我评价。

(五)时间要是充足,进行表现性评价

对表现性评价进行开发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表现性任务和制定评分标准会花费很多时间,且任务和评价也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要是教师的运用不合理,就会限制教学效果。美术欣赏课不是考试的科目,课时安排上也较少,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有更多的时间计划落实表现性评价,设计任务和评分标准。课时少就使完成任务以及评价时间较为紧张,这就要求教师可以科学地进行安排,确保评价的有效实施。

(六)不断优化评分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教师要注重评分标准的优化和完善,这会影响到表现性评价的效果,评分标准能够让学生清楚预期目标,帮助学生自评和评价他人。所以,教师在评分标准方面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要包括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尽量清楚各级别间差别,保证评价的效度、信度以及公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表现性评价是对传统评价进行的改变和创新,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进行运用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明确学生的不足和优势,提升学习积极性和整体学习水平,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地应用表现性评价,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表现性美术目标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创意美术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