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王冬梅

天津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语文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 王冬梅

在小学生拥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基础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其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学习活动。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字词积累,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习惯,通过课外阅读汲取更多的知识与精神食粮,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但是由于小学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还相对较弱,在课外阅读中经常出现阅读素材不良、阅读方法不对、阅读效率偏低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课外指导策略,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无序性、随意性和低效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都深信不疑,但是在具体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指导中,小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缺陷,在课外阅读中容易出现偏差,而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时,有时也会受到错误思想的误导,存在一些误区。

第一,有些语文教师教学主要还是以应试为导向,对语文教材有着严重的依赖,对课外读物的阅读指导则是比较容易忽视,有的语文教师甚至认为学生看课外读物就是在读“闲书”,所以多读无益,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教学重点还是以课内的阅读教学为主。

第二,有的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过于功利化,一般将课外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而对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则相对忽视,这容易限制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第三,有些语文教师对阅读素材的选择过于单一,而且多是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对学生做出强制要求,这显然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一)丰富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还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还没有从阅读活动中收获足够的成功与快乐,课外阅读的学习兴趣还不是很高,所以语文教师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时,要把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要通过多种阅读指导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首先,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内延伸法的教学应用,即对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延伸,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联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学生学完古诗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儿童诗歌类的课外读物。

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采取故事激趣法,即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故事的心理,多让学生阅读一些故事类的课外读物,这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如童话类、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类型的阅读材料,都是非常适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

再次,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对阅读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例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母爱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分享的平台,这样可以营造出集体阅读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关注阅读过程,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指导工作中,语文教师主要关注学生阅读的结果,而不太关注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监督,所以阅读指导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的,这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相对不利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指导中,语文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思维发展、审美体验等进行全方位的关注,要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策略。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结合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兴趣偏好,推荐最有针对性的阅读素材,在开阔学生阅读学习视野的同时,要避免推荐超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在关注学生阅读过程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针对一些短小而富有感染力的美文,就应当以精读为主,而对于一些故事性的课外阅读素材,则可以尝试泛读、速读、跳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归纳能力。例如,学习《草船借箭》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着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篇章,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非常有限,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注释版的素材,在关注学生阅读过程时,指导学生尝试多种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三)实施精细管理,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

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拥有精细管理的教学指导观念,要认真地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收获和进步情况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化网络时代,小学生阅读素材不仅有纸质素材、绘本素材,还有电子素材,导致有些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过于娱乐化、碎片化的倾向,而在阅读过程中投入的情感与感悟相对较少,导致学生未能养成健康的阅读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精细管理时,还是要指导学生以纸质素材的阅读为主,而且要多进行精读、反思性阅读,少进行娱乐性、快餐性的阅读,让学生尝试品味、揣摩语言,领悟、体验文中的思想感情,尝试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要让学生在特定的阅读任务环境下收获更多的阅读成果和乐趣,以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一些人物描写类的文章,并与《少年闰土》的白描手法进行对比,与作者回忆的人物刻画方式进行对比,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学习目标,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对比性阅读等思维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四)鼓励阅读反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开展主动性阅读、反思性阅读、体验式阅读,增强个人在课外阅读学习中的主体性,做到边阅读、边体验、边反思,并尽可能地融入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这样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才能真正收获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情感。

例如,在《触摸春天》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加强对“流连”“穿梭”“一瞬间”“清香袅袅”等词汇的理解、反思和体验,并对“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等重点语句进行仿写、扩写,让学生在脑海里构建出一幅春天的画面,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阅读学情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策略,促进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知识与快乐,进而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