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策略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梅丽艳

天津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错误数学知识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 梅丽艳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之中,受小学生自身原因影响,难以避免会产生诸多错误,但错误资源对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具备显著价值,若教师能够科学利用错误资源,则能够补充数学教材内容,吸引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更为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一、常见错误类型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常见错误类型主要包括概念性错误、知识迁移错误、易混词语错误以及经验性错误等诸多类型。具体阐述常见错误类型,体现如下:

其一,概念性错误。概念性错误主要指的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体现,为理性认知范畴,从思维发展层面来分析,小学生所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只获得了初步进步,其所具备的主要思维方式为形象思维。从知识积累层面来分析,小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又较为有限,且因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及阅历等又往往不足,很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直观性的数学知识,致使其在理解时总会遇到诸多困难,很难充分了解数学定义以及概念的本质内涵,在理解方面较易产生思维误区。

其二,经验性错误,经验性错误也被称作常识性错误,针对小学生的真实状况,因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而后进行数学学习时就很容易产生学习误区,出现经验性错误,难以构建经验性认知,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也容易产生此方面的错误问题。

其三,知识迁移错误。数学知识迁移错误主要指的是因之前一系列活动而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其会使小学生以固定的思维去认知形式,而后做出相应反应,如此则会使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产生迁移错误。

其四,混淆词语错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之中,针对某些相似性概念以及词语也极易出现错误情况,主要表现为小学生很难将各种相似知识及概念之间予以明晰性理解,不知知识之间所具备的联系性,在运用知识时也很难去划分知识,受这种混淆情况的影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难以获得高效进步。

二、错误原因

从小学生产生常见错误的原因来分析,那么则可从认知规律以及心理因素这两方面着手。先说认知规律,主要体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唯有让小学生充分认知数学概念、定义等方面的知识,才利于扎实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而后小学生才能够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此方面知识时通常运用死记应背的方法,因而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则会产生运用错误以及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进而造成错误产生。

从心理因素来分析,则体现为视觉对小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性。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若存在精力不集中以及忽视数学问题的情况,抑或小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那么则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策略

(一)摆正态度,克服怕错心理

伴随新课改的日益深入,虽说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科学利用错误资源,但仍存在个别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不允许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丝一毫的纰漏,而忽视运用错误资源,想迫切运用一些手段防止错误问题的产生,尤其是在开展公开课时,更是予以精心设计,唯恐产生错误问题。究其本质,这一心理却并不可取,唯有教师敢于面对错误,克服这种怕错的心理,才能够真正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利于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对此,一方面教师应摆正自身态度,努力克服怕错心理,针对日常教学内容予以评估,明晰错误资源,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发挥出错误资源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重摆正小学生的态度,让小学生能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面对错误,如此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记忆,保证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由于个别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因而在学习本节课知识时很容易产生错误问题,也不乏存在回避错误的情况,针对此,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予以正确引导,让其能够摆正态度,勇于面对错误,而在解决错误的过程中则能够逐渐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也应摆正态度,绝不可片面认识错误资源,应发挥其作用。

(二)利用错误,引起认知冲突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况,多数小学生都易于产生错误,但需明晰的是“解铃还需系铃人”,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存在错误问题,那么则需及时引导小学生,并将“解铃”的机会交还给小学生,让小学生以主动思考、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错误,并分析自身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探析出其中所隐含的相应问题,上述过程均为引起小学生认知冲突的整个过程,而若能够引起小学生的认知冲突,不但利于暴露小学生在学习阶段的错误问题,将其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起点,也能够激发小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教师则应利用错误资源,引发小学生的认知冲突。对于本节课内容,不少教师均会觉得较尴尬,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年级时对该部分知识已进行了一定理解,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诸多知识点会一同出现,因此就以何种方式讲述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以及内容整合都具备较大难度。但换种思路来说,该部分内容也尤为易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小学生在错误理解的情况下主动去解决错误,从而正确理解数学知识。

(三)不急纠正,科学解决错误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可急于纠正,而是应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错误,而后进行引导,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述给小学生。若在此期间学生未能够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错误,那么教师则可将错误结果刻意引入至一种荒谬的状态中,而后则能够使小学生认知到自身的错误所在,之后加以改正。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课时,不少小学生均难以正确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针对此情况,教师不急纠正,应科学解决这一错误。如小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知识时容易混淆位置关系,教师可故意将小学生所说出的位置,引入为荒诞性、夸张性的结果,让小学生能够自觉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错误,而后明晰东南西北这四个位置方向,如此则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犯错是难免的事情,但究竟以何种方式将错误转变为重要的错误资源,以此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效,应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对此,要求教师重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认知自身错误,有效解决错误,从而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错误数学知识小学生
在错误中成长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