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高等院校散打教学模式研究

2020-01-09赵东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武术考核

赵东光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 100072)

散打是一项徒手搏击格斗的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武术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武术运动的精髓所在。散打训练不但具有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散打技能的作用,还可以磨炼人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调研发现,散打在高校中的开展非常广泛,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之所以喜欢武术散打运动,从本质上讲,是散打的特点决定的,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不仅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而且培养大学生机智、顽强、勇敢、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上差异很大,通过对目前高校散打开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几点优化散打教学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1 高校开展散打项目的重要作用

1.1 培养学生坚实的强健体魄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基础。散打训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散打训练还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状态。

1.2 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

散打以武术技能为基础,结合实地情况进行的格斗技术,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外修技术、身体,而内修精神、性情,培养出常人难以达到的心理素质。通过实战对抗训练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不畏惧的心理状态,能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使之形成特定需要的心理品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1.3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的体现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不可能的。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首先就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在散打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磨炼意志,促进高质量、高标准的意志品质的发展和形成,养成果断意志行动的习惯。

2 高校开展散打项目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教学师资力量及专业教材较少

各高校专业散打教师较少,技术力量显得薄弱,这是各校现存的问题之一。为了加强并提高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和良性发展,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容忽视。现开展散打课程的高校目前大都是由大学体育、体育与健康新教程等教材,还有部分学校无教学大纲和规范的教材。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许多高校多重视拳法和腿法的教学和训练,对摔法甚至根本未曾涉及。这一方面有教师的因素,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具备这种教学和训练的条件。这对散打运动在高校的推广和发展极其不利。

2.2 担心对抗训练受伤,对抗训练安全保护措施考虑较少

散打教学与安全性防范之间的矛盾有待解决,现在高校散打教学的防范意识、安全教育影响了散打实战对抗训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每个高校都会把训练中的安全事故防范放在首位,但是,进行对抗性强的散打训练,受伤是在所难免的,自然就有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现在存在着一种思想倾向,即消极地保安全,为了不出事,即使知道会降低训练的质量,也依然如故。

2.3 考核模式单一,考评标准、内容简化,缺少与实战化相结合

考核是检验训练效果的有效手段,是一种信息反馈。它不仅是形式和方法的问题,而且关系到训练的导向问题。考核是训练的指挥棒,考核方式决定着训练的方向,目前高校的散打考核方式是完成套路就可以了,评价时依据教师的主观印象进行评分,主要是从套路的熟练程度、动作技术的规范性、精神面貌几个方面去衡量动作的质量高低,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分数高低完全根据个人的经验、个人的感觉。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是引导散打训练走向体操,对实战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

3 优化高校散打教学模式的策略和途径

3.1 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1)优化完善高校散打训练内容,是最重要的要素,也是深化实战性训练的重心,它决定着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保障要素的创新发展方向。就散打技术而言,无论世界上哪种形式上的功夫,只是名称和技术特点不同,但都离不开踢、打、摔、拿四种技术。所以,散打训练内容也要围绕以上技术进行,将实战性较强的散打作为高校格斗训练的核心内容,以散打为主干,形成包括武术基本功、套路、擒拿和持器械技术的一套完整的训练内容体系。

(2)编写适合自己学校的武术散打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的保证。力求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践技能。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现有的大学体育有关于武术散打的教材在内容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故应根据各校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在与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组织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材。教材突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力求做到精讲多练,重点对于培训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传统武术文化素质应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2 加强实战对抗训练,实施打练结合

(1)重视实战对抗性练习,无论何种散打技术体系,熟练掌握每个单项技术并且动作达到规范和准确是灵活运用技术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就必须马上结合实战进行训练,使其实用性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激烈对抗环境中得以发挥,否则,就会形成技术动作与实用性的脱离,产生只有花架子、没有真功夫的现象。因此,在进行散打的练习时,一定要注重动作实用技法的掌握和进行实战对抗性的练习,把每一个动作练的熟之又熟,争取达到在实战中能够自如运用的程度。

(2)散打教学训练中实施打练结合,在散打的教学训练中,要加强特定的功法环节的练习,如:抗击打能力的练习、拳退功力的练习、武术的内功练习等。在教学和训练中,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练习项目,在练习的过程中,练习者更应循序渐进并长久地坚持。现代散打速度、力量、灵敏等训练也不能缺少,相互配合起来进行训练,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3 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新的散打评价体系,更新散打评估标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这里提到的评价体系不仅是指针对学生的考核,还有针对教师的定期考核和评价。对教师的定期考核,能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散打教学除了按照教材内容教授,教师还可以自主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实行资源共享。对学生的考核也要加强,除期中、期末考试外,定期考核理论知识,实践可以通过比赛来考核。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能很好地检验散打教学成果。

3.4 增加比赛内容,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散打运动在我国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比赛也逐步正规化。竞赛有利于丰富学校文体生活的,学生通过武术散打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促进交流的目的。武术散打通过竞赛来提高和发展。高校有组织性、集中性、训练时间、场地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进行方式多样定期或不定期的竞赛,如:校内对抗赛、校际间对抗赛。一方面,通过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促进技艺和情感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比赛也可以及时发现人才,真正担负起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责任。另一方面,竞赛是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同时也是检验学生掌握该项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武术考核
中华武术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武术
家庭年终考核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