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课堂教学对语文未来教学的启示与实践研究

2020-01-0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语文课堂

赵 青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2)

0 引言

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所提升,但由于网络授课具有一定的弊端,教师需要主动学习网络授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优质的语文教育资源。“通过微课、教学课件和习题库等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网络课程。”由于部分教师是初次接触网上授课,教学经验还有所欠缺,加上互联网的信息杂乱无章,教师需要结合日常课堂授课的经验对学生开展在线指导,让学生形成网络下的学习习惯。

1 网上授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1.1 为教师备课、授课提出新要求

网上授课方式要求教师熟悉互联网教学的方式,熟练操作电脑,充分利用电脑软件。年轻教师接受互联网的能力较强,而部分年龄稍大的教师对互联网的认识不够全面。网络授课主要采用腾讯QQ软件的语音通话功能、腾讯课堂功能。此类软件能即时给学生展示PPT课件内容,在线实现与学生语音同步互动。在授课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相关网上云课堂资料,通过链接与学生共享相关课程视频资料。例如,在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一课的在线教学中,由于课文篇幅长,且是古代戏曲语言,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吃力。但如果结合云课堂当中第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许下三桩誓愿这一戏曲视频选段,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窦娥冤》的精髓部分,学生就可以找到整篇文章的切入点,之后的教学过程就相对比较容易,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课文视频选段较难下载获取,云课堂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易得。

1.2 学生出勤情况把控难度增加

与常规教室授课相比,学生的出勤把控成为网课的第一道难题。以往教室授课能保证正常出勤,学生的出勤率可用肉眼观察,课堂秩序维护也相对比较容易。但对网上授课而言,学生很可能在课堂中被其他网络信息吸引,出勤率难以保证。有部分学生在班级群常规签到之后并未出现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在课堂开始出现一下,不久之后就被其他事物吸引;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在家中上课,比较懒散,习惯性网课迟到,在线下教学时很难在短时间回归正轨。总之,要想在线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课堂秩序是有一定难度的。

1.3 课上互动情况有所变化

与教室授课相比,线上教学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师生互动机会增加,但因为无法实时捕捉回答问题学生的表情以及其他学生的反应,课堂互动会相对延迟且不全面。总体来讲,线上教学难以营造互动的良好氛围,分组讨论等方式基本不可实现。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在线录音功能录制课文朗读音频,部分学生在听阅读音频时会有“老师的声音真好听”等正面反馈;同时,学生自身也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为其他同学、教师朗读课本上的古诗词。网络教学实际上是借助智能工具和计算机实现的一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一般借助电脑来实现教学,以方便进行PPT的大屏展示、讲解以及腾讯QQ等软件的实时操作和切换。另一方面,学生基本可以利用正常上网的智能手机进行学习活动。智能手机是学生们熟悉且依赖的媒介,比起传统课堂,虚拟教学情境某种程度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网络语音的传递也可以使讲话人的声音更加清晰突出,由于技术的处理,讲话人的声音可以有美化的效果,这比在教室中更能让听者感受教师的声音魅力,增加保持专注的可能。

2 网上授课对日常课堂授课的启发

2.1 争取家庭的配合

无论是网上授课还是日常课堂授课都需要家长的协同配合,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召开视频家长会议,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鼓励每一个家庭认真督促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固定的自由空间内提高自律性。”在日常课堂授课中,教师可以经常性布置家庭活动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语文学习内容,在家庭中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和关爱下,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就学生在日常授课中的表现进行沟通,努力获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或工作之余,在家监督学生完成网络教学任务,并及时上传书面作业。

2.2 线上线下双模式共同运转

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首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线开展语文预习活动,在预习过程中标注有困惑的地方,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讨论,对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节省课堂时间。利用线上线下共同运转的方式,让学生提升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网络课程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积极搜取有关的语文资料,在课堂之外开展深度自主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层次性的语文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较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在日常授课活动中以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观点的同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的回放功能,让学生对网络授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2.3 教师角色的转换

无论是网络教学还是日常授课活动,教师都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自身的引导地位,避免鸠占鹊巢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宜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文知识水平制定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主,让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教师在线上教学需要避免单纯的主播式讲解,在线上尽可能的增加师生互动环节,通过在线答疑、课堂连麦等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日常授课活动中,可以根据网络授课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测验,让学生自行组织各类小测验。结合测验的完成情况,重新制定学习计划,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引导者的角色及时介入,对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回看网络视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漏洞,达到提优补差的学习目的。

2.4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由于网络教学资源较多,因此,在日常授课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群和学情,利用微课、习题、知识拓展等方面筛选和整合教学资源,有重点地设计教学环节。同时,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在线短视频,让不同学生在观看不同教学课件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日常授课活动中,及时点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拨开重重迷雾,提升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自身需要通过在线教研,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建立各个知识点的连接图。由于长时间的网上授课,学生的思想比较懒惰。“教师在日常授课活动中,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应的时间,通过课前小游戏和有趣的课程导入让学生尽快投入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在线下授课时,由简到难地安排教学进度,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和总结,制定课外教材,帮助学生复习网络视频的旧知识,在旧知识中学习新的知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授课既有学习资源丰富、提升学习新鲜感的积极作用,也具有信息纷杂、学生学习注意力下降及自律性降低的消极作用。教师需理性看待网络授课的优势与弊端,并使之成为有益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新旧媒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为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