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临床医药概论》教学探讨
——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健康管理专业为例

2020-01-0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常见疾病学时专业

冯 娟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及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亚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不断增长,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为适应国家及群众对健康管理与服务业快速提升的需求,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于2011年率先向教育部申请设立健康管理专业,2012年纳入全国高考高职招生目录并正式招生,为全国高职院校中第一个开设、目前也是全国招生规模最大的健康管理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医学基础、健康管理、商务通识、人文发展四个模块的基础知识,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卫生保健、卫生信息管理、疾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笔者在讲授《临床医药概论》课程时特别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获得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诊断常见病的基本方法为目标,为学生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科学开设课程

作为非医学专业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医学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人体解剖与生理》,共60学时,其中理论课程52学时,实践课程8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医药概论》的开设时间为第二和第三学期,总课时96学时,理论课程66学时,实践课程30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该课程主要介绍临床医学各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涉及诊断学基础、药理学基础、内外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要点以及其临床流行病学、急诊急救技能等内容涉及面广泛,对任课教师而言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2 针对就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健康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涵盖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保健机构、月子中心、在线健康管理平台、疗养院、保险公司、培训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临床医药概论》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化的特色,教材内容多,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有的放矢,不能生搬硬套临床医学本科的教学标准,要做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基本临床技能培养,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表达简练、准确,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基本要求。

针对健康管理和康复保健岗位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常见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诊断要点和疾病治疗,如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的病因、诊断要点、确诊后的三级健康管理措施以及康复教育和指导。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方面,则在教学中加强社区常见疾病的防治教育、咨询和用药指导方面的知识。当就业范围为医生助理、医务专员等职业时,加强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部分内容的掌握,对基本的血压测量、心电图操作、常见急救技术等进行强化训练。针对相关产品及服务的销售、行政等岗位时,在教学中侧重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常见疾病的药物介绍。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拥有一批适应高职教育和市场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成功培养“应用性”和“实践性”人才的重要保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临床医学概要》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为2.2∶1,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专业的任课教师大部分具有医学博士学位,专业基础扎实,并且绝大部分教师曾经在临床一线工作过,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还定期要求教师们深入企业,如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公司、月子中心和大型保险公司医疗部等机构进行轮岗培训。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赴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台湾嘉南理工大学等大学开展学习交流,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通过多种措施,使任课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描述,激发起学生对医学的浓厚兴趣,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4 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职学生和与本科学生相比,除了基础相对较差以外,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也有待提升。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发挥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势。

4.1 多媒体技术

与传统板书教学比较,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声音、数据、图形、静态图像、动画等名种不同信息经计算机处理之后,以单一或集成的方式表现出来,对学生感官刺激强烈,传达的信息可更加完整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积极利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动员学生拍摄视频、制作动画等方式,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运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和丰富的信息环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通过阅读典型的案例,然后应用所掌握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收集、分析、分组讨论,最终做出决策。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动性,学会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应用于讨论问题中,分析推理,不断强化综合归纳过程,知识有效运用得到促进,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用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这两种大学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其发生过的真实案例进行病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清晰地掌握了急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并为以后的预防涉及个体化的措施。

4.3 强化实践教学

本专业目前已建成健康小屋实训室、健康数据采集及处理中心、心理咨询与指导中心、康复治疗中心、运动与健身指导中心、3D模拟人体解剖实训中心、广东省现代健康服务业公共实训中心等7个中心,约2900m2。实践教学中心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临床医药概论》学习的兴趣,例如学生可以在健康小屋实训室进行血压的测量、心电图的检查、心肺复苏的操作等实训的强化操作,在康复治疗中心给神经系统疾病给出康复建议等。

充沛的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专业健康服务需要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呼吁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及多层次专业化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这些都为健康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拓宽了道路、提供了机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更积极地学习这门课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本专业教师有必要弄清专业特点和学生基本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临床医药概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出了一些努力。

猜你喜欢

常见疾病学时专业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羊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防治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关于羔羊常见疾病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