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趣味轮唱教学实践探析

2020-01-0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郑 霞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实验小学 福建·龙岩 364100)

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中,趣味轮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趣味轮唱的过程中,歌曲的所有声部都按照同一旋律进行,但是并不是同时出现,而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逐一出现的。各个不同的声部之间交替出现,相互衔接,最终呈现出较为完美的和声效果,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音乐的艺术性特征。因此趣味轮唱不仅是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推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值得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1 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趣味轮唱教学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启发性原则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内容,而是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完成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且这样学习的知识,学生掌握得会更加牢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角色定位,不再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以及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扮演一个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然后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主动学习,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趣味轮唱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同样应该遵循启发性原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趣味轮唱,深化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实现融会贯通。

1.2 循序渐进原则

在之前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经基本健全和规范,并且也形成了较为流程化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些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形成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实践要求。但是不管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尝试哪种教学方式,或者对于教学实践做出怎样的改进,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磨合,并且每种教学方法是否真的适合应用在具体的学科之中,还需要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因此短期之内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趣味轮唱教学法的时候,教师绝对不能急于求成,尽管趣味轮唱教学法具有比较明显的教育优势,但是要想和教学实践进行完美融合并最终实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

1.3 实效性原则

高质量的教学结果一直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其最终目的也在于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而当前的教育环境和之前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转变为综合素质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尝试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结果的衡量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不管如何转变,能否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所学知识,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一直是评价教学创新的基本标准。所以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趣味轮唱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遵循实效性原则,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创新的主要目标和努力方向,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和调整趣味轮唱的应用形式,让趣味轮唱教学真正发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作用。

2 小学中年级趣味轮唱教学的实践对策

趣味轮唱教学是一种良好的音乐教学形式,但是要想发挥其实际作用,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和对策,促进其与小学音乐课程较好的融合。

2.1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深化对趣味轮唱教学的理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教学素质会直接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或者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够透彻,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存在很大困难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当前的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经验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导致教学出现滞后现象。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趣味轮唱教学得到更好应用,就需要教师积极强化自身素质,保持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心态,积极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趣味轮唱教学方法,深刻领会趣味轮唱教学的内涵,以及如何将其最有效地运用到小学中年级音乐实践教学当中。

例如在教学《顽皮的小杜鹃》的时候,因为本首作品基调欢快轻松,用音乐要素塑造了一只顽皮的杜鹃鸟形象,学生应当在“咕咕”的发声练习中唱出欢快之情。在歌声处理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捉迷藏游戏:教师将六个号码编号为“1、2、3、4、5、6”,悄悄交给六位学生,并告诉他们,手中的编号代表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在合唱过程中,唱到第一个“咕咕”时,其余学生停下来,聆听拿到编号1的学生发声,并猜测是“哪只杜鹃”在唱。找第二只、第三只“杜鹃”时,全班从头唱,正确找出“杜鹃”同学,将杜鹃头饰交给唱“咕咕”的学生,直到全部找出“六只杜鹃”为止。通过这种趣味轮唱的游戏方式,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得到了提升,同时提高了注意力。

2.2 明确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目标,提升趣味轮唱教学导向性

尽管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一直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学习自由,但是教师的作用仍然是非常关键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不管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还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都是围绕考试成绩提升这一目标进行的,整个教学和学习活动有着明显的导向性,所有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都是为了目标的实现服务的。但是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更强,考试成绩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比重被逐渐降低,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导致很多情况下,教学目标有些模糊和淡化,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却不能有效把握学习方向,这也是教学观念转变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磨合过程。因此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趣味轮唱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趣味轮唱教学改进教学形式,从而达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作用。比如教师在讲解《老爷爷赶鹅》这节课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小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这首歌的唱法,同时学习一定的韵律知识,注意“a”的口型以及第二声部的准确唱法。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趣味轮唱的方式,引导小学生逐步开展这首歌的学习,将色块中的节奏唱得更加准确,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2.3 运用趣味轮唱教学丰富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形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是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单纯的流于表面形式,反而会对之前的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提升了,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升。以往的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中,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学习也都是迫于外界压力的,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所以在之后的小学中年级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趣味轮唱教学的运用,丰富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摒弃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让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进而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美丽的黄昏》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小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在将歌曲的声部都按照同一旋律进行安排,在实际进行演唱的时候,让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逐一演唱,这样就很好地运用了趣味轮唱教学,训练了学生唱歌时候的呼吸运用技巧,同时增强了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采用分声部的演唱方式轮唱歌曲,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创新理念,在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基础上,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在充分领会趣味轮唱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平时的小学中年级音乐教育实践中,将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优化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趣味轮唱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