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思考

2020-01-09陈晓明蒋小强邱金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建筑设备建筑学任课教师

陈晓明 蒋小强 邱金友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8)

建筑设备课程是建筑学、土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土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当今,建筑功能复杂多元,建筑设备技术日新月异,对建筑在安全、舒适、健康、节能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升。可见,建筑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土建类专业,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论文分析了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建筑学专业为例,提出了该课程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

1 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建筑设备课程涉及水、暖、电三个专业的内容,存在学科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繁杂的特点。目前,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有:

(1)任课教师:多数院校的建筑设备课程由一位教师承担,由于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通常较为单一,难以全面掌握水、暖、电三个专业的内容。此外,任课教师多数为博士毕业后直接从教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欠缺,难以提升教学质量。

(2)选课学生:建筑设备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电工学,但选课学生相关的基础较为薄弱,导致学生对系统工作原理和构成等的理解抽象,任课教师难以把握授课难点。比如,建筑学专业学生相关的理论基础仅有建筑物理课程的传热,而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电工学方面的基础几乎为零或者仅停留在高中阶段。此外,学生主观上觉得建筑设备是“次要课程”,积极性和互动性较差,导致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

(3)教材内容:目前,建筑设备的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与授课专业结合不够”的问题。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教材即存在“没有从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阐述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此外,建筑设备技术日新月异,其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的持续改进。然而,教材的部分内容相对陈旧,难以跟上时代,甚至可能与现行规范脱节,容易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出现知识错误。

(4)实践环节:建筑设备课程的学时较少,多数院校为32~48学时,无开设专门的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

(1)在课程教学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理解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2)重视对建筑设备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过问题导入学习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理解能力,最后再讲解理论知识在建筑设备技术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学生对建筑设备系统工作原理等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通过“列车站台上黄色安全线”导入伯努利方程的知识,再引导学生利用伯努利方程解释生活中的其它现象,最后讲解伯努利方程在流体输送、水泵扬程计算等中的应用。另外,不宜过度追求理论基础知识的深度,以“学生能够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施工要求”为度。

(3)建筑设备课程涉及水、暖、电三个专业的内容,学科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繁杂。对于建筑学专业,应抓住“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关系”这条主线,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不能按照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

(4)将建筑设备新技术、现行的标准和规范、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备方向的考题及行业热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弥补教材的不足,提高学生对建筑设备课程的重视,做到能够紧跟行业发展和时代热点。比如,方舱医院空调通风系统的建设及运行策略。

2.2 增设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

(1)组织1次在建工程参观实习,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讲解和分析,巩固建筑设备技术理论知识,提高对“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关系”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2)建设水、暖、电三个方向“以实际工程问题为中心”的典型案例库,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程能力。通过对工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增加师生互动,逐步增强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为缓解任课教师专业背景单一、工程经验缺乏的短板,邀请建筑设计院水、暖、电方向的资深工程师讲解1~2次工程案例,分享设计理念、专业之间的协助方法、工程现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提高其综合和协调的能力。

(4)将建筑设备课程与其他设计课程进行交叉融合,提高学生整体考虑和系统思维的能力,提升“处理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关系”的能力。比如,对于建筑学专业,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应重视对建筑设备的考虑和合理处理。

2.3 优化考核方式

(1)紧密围绕所在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增设综合性、开放性、贴近工程实际的作业和考题,取代传统纯理论知识、设置标准答辩的作业和考题。比如,可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熟悉环境的建筑设备系统进行绘制,指出建筑设备系统在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培养其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适应教改的需求,调整考核标准。平时成绩由学生考勤和课堂参与度两部分组成,占总评成绩的20%;作业和实习报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3 结语

建筑设备课程是众多土建类非设备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涉及水、暖、电三个专业的内容,存在学科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繁杂的特点。

论文以建筑学专业为例,提出了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主要包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通过在建工程参观实习、典型案例库建设和分析、聘请设计院资深工程师工程案例讲解、多课程交叉融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高学生综合和协调的能力;增设综合性、开放性、贴近工程实际的作业和考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建筑设备建筑学任课教师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