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及改进策略探究

2020-01-09孔就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育人班主任

孔就莲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第三初级中学 广东·广州 510000)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及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初中班主任的育人及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价值观心及心理等存在差异,加之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密切,影响着初中班主任育人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想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作为初中班主任就应当应用恰当的育人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加强情感教育,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以保证初中育人成效。

1 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在育人及学生管理上面临的难题

1.1 育人及学生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受传统教育育人观念的束缚,很多初中班主任受采取的育人及学生管理方式过于强硬,坚持严师出高徒,认为只有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才能避免学生犯错误,但是这样育人方式缺乏科学省,其教育成果也并不理性。初中生个性鲜明,对于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容易产生抵触与反抗心理,不利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1.2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强烈

初中阶段,学生从青涩懵懂逐渐走向成熟,正处于叛逆阶段,对于父母及班主任教师的教育管理存在着强烈的抵抗心理,学生无法认识到班主任及父母的良苦用心,加之学校及初中班主任的严格约束,使学生感到压力倍增,很可能与班主任教师“唱反调”,这无疑增加了初中班主任育人工作的难度。

1.3 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效果不理想

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代沟,并且学生与班主任教师的沟通交流并不密切,初中班主任教师很难主义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样学生也不愿意主动与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就造成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效果并不理想。

2 学生成长过程中,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初中教育教学进程中,班主任教师是主导,学生必须尊敬师长,并且听从班主任教师的教诲与管束。而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深入,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班主任教师必须关心、关爱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教师重视育人与学生管理工作,积极改进育人方式,以提升育人效果,从而优化初中生的培养教育。

3 在学生培养培育过程中有效的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

3.1 表扬、赞扬式育人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表扬与赞扬,通过肯定学生,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初中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一些学生活泼调皮、一些学生粗枝大叶,一些学生沉默寡言等,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初中班主任的表扬与肯定十分重要。初中班主任教师应用表扬、赞扬式育人,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感受到班主任教师的关怀与温暖,通过班主任教师的尊重肯定,可给学生加油打气,并引导学生正视并改正自身不足。对于粗心大意且聪慧的学生给予赞扬与肯定,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给予引导鼓励,初中班主任教师应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育人方式,这样可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3.2 呵护、关爱式育人

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当中,全方位了解与熟悉学生,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呵护与关爱,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初中班主任教师应用呵护、关爱式育人,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于学生培养成长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相对来说,教师是除学生家长以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班主任教师适时关爱学生,可提升学生对班主任教师的信任度,在促进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初中班主任可精准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习情况。作为初中班主任通过关爱呵护学生可传递抒发更多的真情实感,促使学生成为懂得关爱,关心他人的优秀人才。

3.3 奖惩、激励式育人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班主任可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日常行为等制定学生管理规划,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不断激励与规范学生,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指正与惩处,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促使其再接再励,积极努力,通过奖惩、激励式育人,不断强化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成果。

4 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改进策略

4.1 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课堂表现,而忽略了学生心理教育及情感教育,进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就加大了初中班主任育人及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基于此,为优化育人,加强学生管理,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积极改进育人方式,转变教育观念。在日常学生教育及管理过程中,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深入了解并掌握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拉近学生与班主任教师之间的距离,以此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平时初中班主任教师可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等,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组织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不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信任感。比如初中班主任教师可利用每周班会时间,组织茶话会及主题活动,借此机会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快速融入到学生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粘合度,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生管理及育人活动,以有效的育人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2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变化,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及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其身体与心理变化非常明显,对于自尊心与自信心等比较敏感,由此产生叛逆心理,很多学生希望通过表现自己得到他人关注与肯定。这种情况下,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成长,做好育人方式调整与改进,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变化,加强情感教育。平时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此同时,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多多观察注意学生,给予学生正向引导,以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初中班主任教师可定期组织沙盘及趣味心理活动,借此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做好应对处理。青春期一些学生会陷入迷茫,出现早恋倾向或是暴躁情绪等,此时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开迷惑,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及情感变化,制定科学有效的情感育人方案,对于自卑、迷茫的学生进行鼓励引导,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向上的情感精神,加强情感教育,在强化育人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又好又快发展。

4.3 充分尊重学生,科学实施教育引导

初中班主任教师在实施育人工作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坚持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此基础上,科学进行教育引导。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关爱并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将自己学生放置于同一位置。在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很多班主任教师都处于较高的支配管理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初中班主任的严格约束与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班主任教师的育人成果。所以说,初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改进育人方式,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科学实施教育引导,从朋友的角度分析问题、关系学生,真正做到亦师亦友,以获得学生的接受认可,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育人水平。

4.4 合理运用分层教育管理,有机渗透情感因素

同一班级内的学生在理解上、思维模式上及个性特征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积极改进育人方式,合理运用分层教育管理,参考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育人方案,并有机渗透情感因素,加强情感传递,采取鼓励教育及管理约束教育并行的育人方式,在此过程中,科学渗透德育教育,规范学生的情感态度,帮汉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初中班主任教师需要积极改进育人方式,从学生发展实际及心理变化出发,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科学实施教育引导,合理运用分层教育管理,有机渗透情感因素,以此优化学生培养过程。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育人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