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2020-01-09黄婧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校企

黄婧雯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重庆 400000)

实训中心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需要坚持先进性、整体性、准确性、创新性和主体性原则,并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近年来,本校计算机学院在办学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在依托“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以重庆机器人校企联盟为载体的校企合作平台,把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科技协作、技术咨询开发等方面,延伸至校园文化建设领域,形成了既有高校校园传统文化特色、又融入现代先进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凸显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性和特色性,又具有计算机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1 “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1)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并内化为我院特色校园文化的组织部分。学院注重宣传和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向学生宣传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专业实训中心设置宣传企业宣传栏,宣传具有正能量的职业理念,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职业和岗位。

(2)营造企业职业氛围。在专业实训中心模拟企业场景设置,营造真实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内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氛围,如按功能布置明显区域标志,墙面设计相应的安全牌匾、功能挂图、技能标语等企业文化资料,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某种技术或技能的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到我院职业素养培养的规划之中,使职业素养成为我院每一名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以专业为依托,通过开设相关课程,邀请企业家、技术能手来校讲课、指导专业协会活动,组织开展专题性讲座,缩短学生与职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与了解职业,搭建企业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使我院的人才培养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职业要求。

(4)通过挖掘我院专业优秀校友事迹,大力宣传。引导学生以身边人为榜样,凝练计算机学院校园文化内涵,树立计算机学院校园文化品牌。

2 “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特色

2.1 创新机制,统筹推进

学院积极探索“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机制的新模式,发挥重庆机器人校企联盟的作用,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校企双方共同开展“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引入校园,与校园文化、校园精神交相辉映,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和学院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形成具有计算机学院特色、内涵丰富、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园文化。

2.2 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在“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与各企业行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开展系列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成效突出,社会认可度高,技能大赛屡次摘冠;教学成果突出,专业建设水平高,课程建设引领全国。

3 “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3.1 优秀院校实地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优秀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各具特色,其中重庆大学以舍区为板块进行划分区域,每一个舍区都装饰成不一样的风格,宿舍区域内专门设置工作站,为辅导员老师、舍区活动指导老师及学生干部提供办公场地,工作站里面装饰极具人性化,能够将师生融洽的氛围展示出来,还能为师生提供许多便利;四川美术学院在艺术设计方面形式多样,每一个专业楼都布置成与专业设计相关的模样,比如雕塑系,外面展示许多雕塑作品,绘画系,教室内外均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用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教学楼区域通过具有中国风的展示墙,为师生们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干净整洁的办公室、教室平添许多灵魂,比如党建活动展示、学生作品展示、团学活动展示等。

3.2 项目设计思路

为了满足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何种指导意义。本项目在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展示内容时着重围绕校园文化、校企合作、优秀校友、教学成果、就业方向、专业特色几个方面展开。其中,校园文化的提取能够帮助莘莘学子逐渐热爱自己的校园,对自己的母校产生深深的依恋;校企合作作为当下学校发展对象之一,在教学日常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搭建起良好的校企合作桥梁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保证之一,将校企合作详情展示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未来的向往和认知;优秀校友的荣誉展示,可以为在校生增加不少学习动力,为大家树立优秀榜样,督促自己不断前进;教学成果的展示,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同时还能促进师生形成良性竞争;就业方向的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自己未来就业趋势的渠道,而且是在自己常常出入的场所,效果将会更为直观;专业特色的展示,可以让学生们直接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专业会开设哪些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成果是什么,由此一来,学生都能对自己的校园、自己所在的学院以及所在专业领域有了一定了解,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 “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意义

理论意义在于为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提供可视化载体,丰富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同时为高职院校管理在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形成和完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实践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可以为高职院校办学出特色、创品牌提供借鉴。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建设新型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将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入校园,而且借鉴这些先进的理念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在当今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二,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的高职校园文化让学生不出校门已经感知到企业的文化、需求,职业素养得以提高从而形成完整的人格以便于走出校门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利于高职生的思想行为、学习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培育,对校企合作过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反过来,校企合作过程形成的文化因子又会作用于高职校园文化,进而巩固高职校园文化的传统特色,增强高职校园文化的竞争优势。

其三,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道德规范的约束和具体文化建设指标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基础角度、文化传承方向和道德约束指标等角度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思路,有助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引导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校园文化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