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创客教育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2020-01-09赵泓呈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创客精神国家

赵泓呈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7)

1 创客教育的内涵

创客就是一批热衷于创新创业的人,把一些创新想法转变为现实的人。按照西方国家学者提出的“创客运动行动宣言”的解读,创客的八大特征:创意制造、分享、给予、学习、善用工具、乐玩、参与、系统支持和变革等。这个对创客的角度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创客的基本属性就是创新创造;第二创客活动的机制必须具有共享的环境;第三,创客的行为必须有政府与社会的支持。

在当前国内提到创客教育,是基于对西方创客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是在中小学期间开展的STEAM教育,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倡导创新、创造、分享,培养多种学科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目前,国内的学术界对于创客教育尚未有统一的界定,大多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兴趣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创客教育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方面。但是,基于中小学的创客教育主要还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

笔者认为,创客教育从词汇组成上看,创客教育是“创客”与“教育”的结合,也即是培养创客的教育。从内涵上看,笔者认为创客教育应该包括“五个一”,即培养一种“创客精神”、培育一种“创客文化”、建设一个创客创新平台、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创造的系统课程和创建一个创客成果转化分享的机制。

2 高校广泛开展创客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创客教育的必要性

(1)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当今,高校广泛开展创客教育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更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主导下学生普遍关注的是传统知识的识记,而对于学生素质的过程培养,对于生活生命等的体验以及创新创造却往往得不到重视。在当前全世界对于人才的需要集中在创新的素质上。因此在该校必须加强创新为特征的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

创客的培养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第一体现在课程上,第二体现在行动上。创新教育的培养的结果最终在实践上都成为了创客。因此,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上,结合国外的人才培养经验,必须加强在青年学生中的创客教育,培养学生乐于分享、乐于创造的创客精神。

《孔雀与藤》讲述了两位分属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度却有着丝丝缕缕的艺术勾连的天才艺术家的故事,这两位艺术家分别为西班牙设计大师马瑞阿诺﹒佛坦尼和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这本随笔共183页,主体部分分为五章,分别为“佛坦尼和莫里斯”,“房屋”,“北方和南方”,“织物,设计和灯光”,“石榴”,“鸟”,“尾声”,非主体部分包括“阅读书单推荐”,“书中插图列表”,“致谢”。书中的插图共有46幅,包括两位艺术家的绘画、房屋和设计的作品以及拜厄特本人在佛坦尼宫殿里的照片等。

(2)创客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国家都在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尤其是大国之间更加注重在新技术领域的创造发明,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在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起在美国兴起的“全民创客行动”,推动中小学、社区、高校以及企业共同参与,为美国提供更多的发明创造。而同期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一样,看到了创新的价值,看到了创客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当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小米”这个公司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发挥创客的智慧产生出来的真正的互联网产品。

(3)创客教育更加符合新时代国家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更是主张职业平等和人人平等。尤其是近年来,国内一致倡导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更是倡导了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工匠精神一定程度上与创客精神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联系,都具有自创性、制造性,群体共享性和“互联网+”的时代特征。

2.2 创客教育的可能性

(1)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具有普遍性的要求。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强大的需求。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必须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这已经成为国家和高校的共识,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急需。再从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强大必然遭致一些不希望中国强大的国家的破坏。如果要破除西方国家的封锁,必须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校,必须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合,必须在高校积极推动“创客行动”。

(2)高校人才的聚集为创客教育提供基础。在中国,高校是人才培养最集中的场所,也是高等技术人才最集中的场所。任何一所高校都开办了一系列的专业,也准备了专业必需的师资力量。因此在创客教育中,高校也集中了最优秀的师资,也准备了最优秀的青年学生。

(3)高校具有完整创客教育的基础。首先,高校为培养人才都提供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基本的实训、实践等教学条件。其次,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技术专业。同时,也都在积极地使用开源硬件、3D打印机以及模式化的编程语言,让学生更容易把自己的创新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

(4)学校创客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场所,很多高校都创办了创客空间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创客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3 创客教育开展的路径

3.1 党和国家对于创客教育的重视

从当前国内外创客教育的实践看,创客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政府、社区和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才能做好的事情。在美国的创客行动,从美国总统到地方社区,从高等院校到中小学,再加上社会企业的共同参与,才真正形成美国全民参与的“创客行动”。美国为了鼓励全民参与,甚至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第一鼓励学生亲自学习创客,在课内外都可以进行创新;鼓励女性和特俗群体积极投入创新创造活动中来;降低创新创造的成本,鼓励制造业参与创客行动中来;提升创客对于社会以及世界的关注程度,为世界做贡献。

而当前国内如果要大力鼓励创客行动,第一要大力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高校在创客教育和创新创业方面的主阵地作用,真正发挥高校在人才储备和基础设施上较为完善的优势。第二要发挥高校在行业和产业上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而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到高校为主阵地的创客教育中来。

3.2 高校积极支持创客教育的实施

高校开展创客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而要真正发挥高校在创客教育上的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2.1 培养大学生的创客精神

创客精神就是一种现代工匠精神,是享受创新创造并乐于分享的一种精神。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最活跃的群体,而且是最具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群体。在大学生中培养创客精神就是在高校崇尚打破传统,利用新科技和互联网充分地把青年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把年轻人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精神激发出来;把年轻大学生的创新的思想通过分享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创客行动中来。

3.2.2 开展创客的课程教育

我们知道,要培养真正的创客,首先要培养创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是创客的基本特征,离开了创新的创客就只能说是实践者。因此,在高校开展创客的课程教育就是要开设创新课程的教育,比如创新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的技法,创新的基本路径分析。创新课程培养大学生对物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对行业、产业的创新逻辑的把握能力,培养大学生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3.2.3 培养创客文化

创客文化包含着三个层次。第一层是DIY的文化,这是创客文化的本质,就是要鼓励创客根据自己的想法,创客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来,然后运用电脑、3D打印机或者利用一些开源的软件和硬件,做出一些发明创造。第二层是分享的文化。创客玩的是兴趣,主要不是以商业利益为主,因此创客们在享受别人的开源的产品的同时,也乐于把自己的创造发明共享给其他的创客们。同时创客们也都喜欢一切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从而激发创客们更多的创意。第三个层次是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创客们的创新与创意是无止境的,而创客们需要具备追求极致的精神,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才能真正在社会上树立创客的地位,才能真正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个性化的产品。

3.2.4 创建一个创客平台

在很多高校为了推进创新创业,都建设了本校的创客空间,在创客空间里面,大学生可以发挥创客的精神,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在实际的操作上,创客空间的管理有具体的管理制度,创客空间的管理教师主要还是以参加比赛和扶持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为主。对于真正玩创客的大学生来说,这个创客空间就失去了机会。

因此,大学的创客空间更大程度上需要成为一个共享开放的空间,甚至成为一个面向社区开放的空间。同时,创客空间里面的需要真正增加一些创客必需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为创客的创造发明提供基础性的配置。

3.2.5 为创客们提供一个成果转化的机制

创客们的创新发明和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创新与进步。因为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创客们无数的实践,更凝聚着创客们一直努力的成果。

高校应当积极鼓励创客们的创新发明和创造,为创客们提供一个成果转化的机制,为创客们提供专利的申请和服务,为创客们提供与社会资源对接的资源和渠道。

4 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意义和前景

从当前发达国家对创客的扶持和推广的力度来看,创客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发达国家在大力推广创客的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创客在对世界科技创新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我们也看到很多创客成就了一些伟大的公司产品。比如facebook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创客;比如开发了微信平台的张小龙也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创客。

当前高校积极推进创客教育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行动。创新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内在动力,也是国家之间真正保有优势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家必须要大力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来,高校更应该积极站在国家创新的前沿,站在社会创新的中心,推动全民创客的行动。

猜你喜欢

创客精神国家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把国家“租”出去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